
金字塔是全世界公認,最穩定的一個結構。社會要穩定,就需要有金字塔的結構。上帝安排每一個人,位置不一樣,所以在社會上大家要互相尊重。當父母的人有責任教育孩子,建立倫理觀念,懂得關懷有需要的人。
來 這叫做什麼
這叫做金字塔
金字塔是全世界公認
這是最穩定的一個結構
也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結構
一個社會要穩定
就是它要變成金字塔
就是下面比較寬
上面比較窄
這就是我們說基層的朋友
基層的朋友我們在下面
將整個社會打一個基礎
穩定下來
一層一層再疊上去
所以真的很有錢的人
很會念書的人 是少數
但是這是很正常的
你說他們是優秀嗎
不是
其實以社會學的觀點來說
他們只不過是
跟我們站在不同的地方
這樣而已
你若以我們基督徒
聖經的觀念來說
更清楚的就是
每一個人都是上帝所創造的
所以我們不用覺得
他站在這裡他比較厲害
他會念書 他比較厲害
不是
那是上帝安排每一個人
站的角度 站的位置不一樣
有的人站比較下面
有的人站比較上面
但是都很重要
你站在上面的人
若沒有下面的人
大家幫你疊在一起
你站在上面
你也是會掉到地上
所以在社會上大家要互相尊重
這很基本的一個概念
很多人都不懂
所以很多人
屬於這個中產階級
剛好在中間
剛好在中間這個地方
叫做中產階級
他就一直想要爬上去...
我不甘願
他會覺得自己
我這個叫做高不成低不就
不高不低
這都是錯誤的觀念
非常錯誤的觀念
一個社會要穩定
不是大家都去當總統
大家都爬上去
你這樣都亂掉了
所以慢慢你會發現
其實我並不是最厲害的人
我並不是最行的人
你會發現
其實我的角色就是站在中間
我站在中間
將主管
將這個金字塔上面的人
他們的想法
透過我傳給下面的人
下面的人 最基層的人
他在執行的時候
他有什麼想法
透過我轉達給上面的人
所以上面的人
不用來基層一直接電話...
不用接到客戶不同的意見
上面的人一直在想
我要怎麼研發新的產品
上面的人一直在想
我們整個公司未來的方向
是怎麼樣
上面的人
去跟其他的公司開會
不用派下面的人一直去
所以下面的人你接電話
你專心接電話
你若接電話有遇到困難時
你跟中間這一層的人
跟你的主管說
你的主管有辦法處理
他就幫你處理
他若沒辦法處理
他再往上報告
你接電話的人不用
遇到人家客戶有意見而已
馬上跑去跟總經理
跟董事長說
董事長 客戶說怎樣...
你若這樣 董事長會很忙
所以這個董事長
他就沒有那個頭腦
去想他應該想的事情
這叫做分工合作
所以任何一個地方
只要他們的合作很清楚
每一個人的角色很清楚
這樣的話怎麼會倒
這怎麼可能會倒
這不會倒
你若說像這樣的高樓
這麼高一棟
若地震來
遇到困難 它就會倒
若像這樣的金字塔
它怎麼會倒
它不會倒
所以任何一個團體
包括家庭裡面
它的家庭結構
它也要遵照金字塔的原則
就是聖經說
爸爸發命令
我們其他人跟著做
但是我們其他的人
在下面有意見
你也可以說
這個家庭的結構就很穩定
一個社區 一個社會
一間學校 一間公司
一間教會都一樣
只要在一個團體裡面
它一定就是都要有一種金字塔
讓每一個人都高高興興
扮演自己的角色
如果基層的朋友
我們一直認為
基層就代表不優秀
就是要爬上最高峰才叫做優秀
大家都拚命地爬
大家都想當最上層的人
會變成這樣
就變成這樣
這樣一定倒的 絕對倒的
因為所有的人
都想衝來這點
絕對倒
所以這個社會的結構
這種觀念
我們用兩個字
用兩個字來解釋 叫做倫理
倫理
生活與倫理
是我們從國小就在讀的書
倫理就是我們要有一個位置
要有一個我們叫做輩分
我們這一輩跟上一輩
所以我們為什麼任何的地方
都有一個倫理
人家先來的叫做前輩
前輩 我們要尊重他
這就是倫理
因為若沒有倫理他會亂掉
若沒有倫理
他沒辦法有一個很好的結構
所以上帝設立家庭
祂其中有一個用意
就是希望我們每一個人
在家庭學到一個觀念
學到如何尊重長輩
我們要學到倫理
倫理若沒有建立
這個人離開家庭進入社會
他不會尊重老人家
他不會尊重長輩
他不會長幼有序
不會尊重他哥哥
不會尊重他姊姊
整個亂掉之後
他進入社會
這個社會會很亂
他進入社會
他會造成別人的困擾
所以倫理是一個社會的
很重要的一個規則
每一個人都要有這個觀念
要有我們現在說的
金字塔的一個觀念
好 我們現在再用另一個比喻
家庭呢
家庭就是幫助一個人知道
應該要有一個順序
上帝讓一個人在家庭裡面
你一出生時你是老大
第二出生的是老二
所以你先出生
你要照顧弟弟妹妹
這就是倫理
現在阿嬤在煮飯
煮一煮說大家來吃飯
這個時候孩子在玩時就要說
阿嬤煮飯 謝謝阿嬤
阿嬤 我來了
因為阿嬤叫你吃飯
你就趕快來
這叫做倫理
因為這是阿嬤說的話
所以我們就趕快來
但是弟弟可能不知道
說我不要吃飯
我現在在玩積木
我不要吃...
我等一下才要吃
我現在不想吃飯
他就開始在鬧彆扭了
這時怎麼辦
父母如果說
阿嬤 他不要吃
他不要吃 妳不要叫他
隨便他
這個孩子他從小就知道
可以不用聽阿嬤的話
阿嬤叫 我們不要理她
我要玩 我最大
如果這個家庭這樣教育孩子
那個倫理你知道
就亂掉了
所以若一個健康的家庭
應該怎麼做
阿嬤說 吃飯了
姊姊說 阿嬤謝謝妳
阿嬤煮的飯最好吃
弟弟說 我不要吃...
這個時候姊姊
就要開始扮演一個角色
就說 弟弟 不行
要玩 吃飽再玩
現在阿嬤叫我們吃飯了
我們就先去吃飯
吃飽飯再來玩
這個弟弟若說 我不要...
我不要吃...
姊姊就說
你這樣我要叫媽媽來了
所以這個姊姊
她就開始在教這個弟弟
什麼叫做倫理
什麼叫做規矩
倫理就是一種規矩
現在就去跟媽媽說
媽媽 弟弟說他不要吃
媽媽就要出現了
或是爸爸就要出現了
通常是媽媽
媽媽就說 弟弟不行
你要去吃飯
阿嬤已經煮好了
這個弟弟說 我不要...
還在那裡鬧彆扭
姊姊不是叫你去吃飯了
你怎麼不聽姊姊的話
這就是在教
所以一個家庭就是在教孩子
從小教育 姊姊的話你要聽
因為若你今天不聽姊姊的話
明天你出去之後
你進社會 你也不聽老闆的話
不聽主管的話
這樣不行
姊姊說的話你要聽
這個孩子就要學習
他若不聽
媽媽就說
你這樣我要叫爸爸來了
等爸爸來 通常沒好事了
爸爸來的時候就
為什麼姊姊叫你也不去
第一次阿嬤叫你不去
姊姊叫你不去
媽媽叫你不去
你若再不去爸爸要打打
爸爸要處罰
這個孩子透過這個過程
教育的過程
他就知道 好啦
這樣一次 兩次 三次
孩子從兩歲 三歲 四歲
到十歲的時候
他早就學到了
這就是社會規矩
這就是規則
他就學到了
這樣我知道了
這就是家庭
親愛的朋友
這就是上帝設立一個家庭
在教育我們人
為什麼規矩這麼重要
來 我們現在來做一件事
這裡一個玻璃杯
大家看得很清楚
我現在要放東西
我放兩塊大石頭
滿了嗎
差不多滿了
要再放一塊大石頭
可能放不下了
都滿了
這樣怎麼辦
沒關係 大石頭放下去之後
我們來放這個小一點的石頭
這樣稍微挪一下
這就是順序
這樣子
這樣子很好 有沒有
這樣很好
大的先放 再放小的
再來呢
再來要放什麼
來 還有縫隙
來 我們放什麼
我們來放一些沙子
放一些沙子
還可以放
因為越放越小 你有看到吧
來
這樣差不多滿了
手再壓一下這樣
好 這樣都滿了
這個杯子現在都滿了
東西放不下了
來...
還可以 放什麼
放水
我們現在來放水
你看喔
滿了嘛 明明就滿了
我們現在把水倒下去 你看
還有聽到聲音
很香 因為剛才這是咖啡
好香
親愛的朋友 我請問
我可以反過來做嗎
我可以先...
我們再用另外一個杯子
簡單實驗
我可不可以先倒水
我現在倒滿水了
倒滿水了
我這時要再放這個
可以嗎
不行
不行了 放不下了
我若放這個之後再放石頭
可以嗎
整個水都溢出來了
這告訴我們
做任何事情要做好
你要照規矩
一定要照規矩
先放大石頭
再放小石頭
之後再放沙子
之後再放水
同一個杯子
你若先倒水
石頭放不進去了
親愛的朋友
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
我們的一生中
大家都是二十四小時
但是如果你做事情的時候
你的順序做錯了
一樣二十四小時
你可能做一件事
但是你若從小在家庭中
有學到要有一個規矩
你從小知道
阿公 阿嬤 爸爸 媽媽
哥哥 姊姊
再來才是我
弟弟 妹妹
你從小這種規矩
規律感若很好
你將來做事情時
你出去外面做事情時
你很好處理
因為你有一個很基礎
這也是很簡單的概念
大的先放 重要的先做
不要把事情都混在一起
知道什麼事情最重要
我們先做
再來再做第二重要的
第三重要的 第四重要的
這樣你這個杯子裝得滿滿的
人生很充實
活得很實在
所以我們常常跟孩子說
你要玩 先寫功課
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孩子從小在家
就是學到一個規矩
學到一個倫理的觀念
學到人之間的倫理
學到做事之間的一個倫理
一個規矩
所以你要玩 你要看電視
你先寫功課
功課寫完之後 你可以看電視
你先洗澡
你所有該做的事情都先做完
你剩下的時間看你要做什麼
隨便你
這個孩子如果在家庭
學到這種基礎的訓練
這個孩子出去之後
你都不用擔心
人見人誇
老闆大家都很喜歡這種員工
很有規矩
看到老師就說 老師好
校長好
看到主管就說 主任好
經理好
這個社會多和諧
為什麼這個世界會亂
就是現在很多孩子
他們都沒有這個倫理觀念
那叫做沒大沒小
沒大沒小就是
都沒有這種概念
東西拿到而已
都隨便丟進去
那就都亂掉了
所以家庭的功用就在這裡
家庭的奧妙就在這裡
這非常重要
休息一下 回來之後
我們再繼續談
歡迎回到劉三的節目
我們說到倫理倫理
這個觀念是我們現代人
一定要重新看重
很多人都會覺得
奇怪 現在的孩子
為什麼看到老人都不會讓坐
國家一直在推動
博愛座就要怎麼樣
這其實都是家庭出問題
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庭
父母都有教
從小父母帶孩子坐公車
就跟孩子說
你看人家那個小朋友
沒有位子坐 你要讓他坐
父母如果從小這樣教他
這個孩子就有一個倫理的觀念
若遇到比較老的
遇到孕婦 遇到小嬰兒
或是遇到殘障的朋友
我們就要讓坐給他們
雖然我們也很累
雖然我們很累
但是我們也要照顧他
因為他絕對比我們還需要
所以當一個年輕人
他在公車上面
看到別人有需要
他眼睛閉起來在睡覺時
你就知道
那是家庭教育出問題
那不是學校教育出問題
因為這種東西學校很難教
學校每天都在上課
每天都在考試
他怎麼有可能
真的體會這種東西
他只會寫答案
看到老人要讓他坐
他考試時用寫的是寫要讓座
但是真正遇到時他不讓座
因為這叫做生命教育
這叫做生活教育
學校的教育是知識的教育
所以這是誰的責任
家庭
如果這個人在他家
都常常跟阿公阿嬤在一起
他若看到這些老人
你都不用教他
因為他發自內心
是他自然地
他不是在那裡想
現在有老人上來了
我要讓他嗎
老師有跟我說要讓座
雖然我很累 好啦 讓他
不是這樣
因為如果生命的教育
他若從小在他的家庭
他們家都有教他這種倫理觀念
他現在上車看到人
他根本連想都不用想
他現在坐在椅子上
看到老人進來而已
馬上第一個反應
馬上站起來
不用一秒 他馬上站起來
動作很快
馬上站起來 馬上去扶他
說 來... 你來坐這裡...
馬上就把他扶過來了
這是生命教育
你說要用社會來教育
也相當的困難
你說 讓一個年輕人看到
譬如說我們中年人
人家說 你看
老人來就要讓他坐
就要怎樣這樣
那個年輕人雖然他有看到
但是因為我不是他爸爸
他不是他伯伯叔叔
我跟他沒有關係
所以他看的時候
他只不過用他的理智
用他的頭腦 用他的理性
他會跟你說 這個人很好心
他會說這個人不錯
我們的社會很溫暖
他會做出判斷
他會有感覺
但是看一看
他會不會一樣照著做
不一定
因為整個社會
它沒有這種功能
整個社會通常都是互相警告
說你不能怎樣...
社會上很少能有這麼大的力量
看到別人做好事
我們也做好事
整個社會這種功能很小
學校這種功能也很小
真正根本要發揮功能的地方
就是家庭
一個人在家庭從小到大
尤其小時候
小時候還沒有念國小之前
整個倫理觀念都要建立起來
要尊重師長
要懂得關心老人
能用愛心關懷這些有需要的人
所有的這種品格
都是在家庭
但是現代的家庭
因為父母沒空
現代的家庭
因為父母的壓力都很大
所以我們都沒時間照顧孩子
我們說真的
很多父母回到家裡
還要幫孩子簽聯絡簿
光把簿子打開簽個名字
我們有時候都懶惰
一回去 我們形容說
累得像一隻狗似的
回去連洗澡的力氣都沒了
整個人都已經累癱了
所以洗個澡要睡就快睡
因為明天還要上班
有人晚上在睡覺時
腦袋還在想公司的事情
因為錢很難賺
因為經濟壓力很大
這是現實的一個困難
所以我們現在不是在批評
我們現在只是讓大家了解
為什麼家庭沒辦法發揮
它原本的功能
就是因為父母太忙碌
父母很無奈
所以父母沒辦法教孩子
甚至有的孩子第二天要上學了
媽媽 聯絡簿
聯絡簿妳沒有簽名
快點...
邊吃早餐邊簽
好 再見... 寶貝再見
所以生活品質很差
當父母的人其實自己也很痛苦
當父母的人也不想這樣
但是無奈
整個社會就變成這樣
所以我們的節目要提醒
不要因為整個社會變成這樣
我們就忘記
家庭本來要做這種事
不要久了就變成習慣
這個事情不是家庭的責任
這是學校老師的責任
這是社會的責任
這樣不對
你自己雖然做不到
但是你要有一個責任感
你要知道
其實這是我的責任
是我自己做得不夠
這是我的問題 是我的錯
所以我要想辦法
來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所有的父母都要負起責任
如果父母自己做不夠
還在那裡大小聲說
我哪有辦法
我每天都很累 你叫我怎麼辦
你這樣說就很不負責任
因為孩子是你的
這個孩子你現在教成這樣
將來受苦是你的孩子
又不是我的孩子
對不對
將來痛苦的是你的孩子
他出去外面沒大沒小
老闆不用他
沒大沒小 人際關係很差
沒大沒小 自己也不快樂
自己也不知道
為什麼大家討厭我
搞得自己活得很辛苦
你希望你生一個孩子
後來這個孩子活得很痛苦
你也不願意嘛 是不是
所以千萬要記得
我們雖然很累
但是你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或是你至少週六 週日時
你帶這個孩子出去外面
機會教育
讓這個孩子一定要知道倫理
你當父母的人
一定要認真看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若沒大沒小
我告訴你
這個孩子將來他會吃虧
他若沒大沒小
你也別妄想他會孝順你
將來你也是吃虧
養一個孩子 結果自己痛苦
養老鼠咬布袋
家庭就失去意義了
大家想清楚一點
下一集請繼續收看
謝謝
坐下
講話要舉手
喳唸伯 你在做什麼
妳說要舉手 我就舉手啊
我不是說你啦
你在作夢啊//不是說我
對啊
我想奇怪 我在這裡看聖經
妳連我坐的姿勢
要說話還要舉手
妳一本書拿著走來走去
在做什麼
我要去學校當志工媽媽
教人家講故事
這個很好喔
現在這個社會孩子難教育
我們有一些社區熱心人士
用說故事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倫理的觀念
有的家庭沒有教
我們現在要這個社區下去教
讚
對啊 我就說嘛
我常常跟你說這句你都不信
我人美 心又好 很有愛心
這要鼓勵妳
我是怕說 我的國語不好
不然這樣子 你考我...
要說國語就對了
對 國語
這個說故事
不然我們幾個基本觀念
我看妳懂不懂
妳知不知道什麼叫做
用國語講叫做
聽得懂嗎
聽得懂啊
聽得懂 妳解釋
就是哥哥有 弟弟沒有
弟弟就打哥哥啊
麻煩了
人家本來兄友弟恭
是說兄弟的感情很好
被她一說變相反了
好 這句算了
我們再考另外一個
也是傳統的
傳統的
什麼叫做
真笨
簡單喔
這句更簡單
幸好這一句會
就爸爸被人家辭退
孩子在偷笑
為什麼人家爸爸很慈祥
孩子孝順
可以被妳說得變這麼好笑
好 我們再考
再考
我們從古代傳到現在
最基本的觀念叫做
這個意思妳一定要知道
這個我絕對知道
知道喔
因為我要去學校嘛
現在學校流行那個什麼霸淩
所以就是五個人輪著被打
不是啦
不是這個意思
妳再想想看
難道是一個人被輪打五次
不是
這五倫在說什麼
是在說人際關係
君臣 父母
夫妻 朋友 兄弟
這五種關係叫做五倫
被妳說成校園霸淩了
麻煩了 真的
你真的很有智慧
我第一次聽到
我真的這一輩子
不知道五倫//妳不知道是這個
真的是這樣 我真的不知道
我做筆記
不用... 妳不用做筆記
妳這種老師我看了很怕
我看乾脆我替妳去說
因為妳這種人 妳這種老師
妳若進去學校
妳絕對是誤人子弟
這句我也知道
這句妳知道喔
對
不簡單
就是五個人一起煮茶
大家都不要吵架
不錄了
不錄了啦
回來啦 我筆記還沒做好
我要去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