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記的故事發生在士師時期,經文一開始所描述的背景不但有大環境的困難,還有這一個家庭裡的苦難,以利米勒帶著家人離開伯利恆,到摩押地寄居,十年之後剩下拿俄米和她的兩個媳婦。路得記就要從她們身上來教我們,從苦難當中怎麼樣看見人生轉悲為喜的轉機。
空聖 胡維華老師
UOL0019 路得記
文沛聽打 瑛瑛校
歡迎各位收看空中聖經學院
我是胡維華老師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一起來看//路得記
路得記在第一章一開始說
---------------------------------------
路得記1:1-2
當士師秉政的時候
國中遭遇饑荒
在猶大伯利恆
有一個人帶著妻子
和兩個兒子
往摩押地去寄居
這人名叫以利米勒
他的妻名叫拿俄米
他兩個兒子
一個名叫瑪倫
一個名叫基連
都是猶大伯利恆的以法他人
他們到了摩押地
就住在那裡
-------------------------------------------
這個故事發生在士師時期
士師時期是摩西 約書亞之後
一直到撒母耳 掃羅 大衛
中間的那一段時間
聖經學者告訴我們
這段時間大概有兩三百年之久
這段時間在以色列的歷史上面
是非常動盪 非常不安的階段
在北方 在南方
以色列各個支派
他們都忙著//要開拓他們自己的領域
他們要在那裡安居樂業
他們面對的有迦南人
有各式各樣的挑戰
他們面對的有//自然環境的困難需要克服
許多的樹林需要砍伐
需要整地
需要在那裡能夠種植
能夠放牧等...
在那兩三百年的時間當中
碰到許許多多的困難裡頭
這裡路得記告訴我們
在猶大伯利恆有一個人
他碰到一個非常大//大環境的困難
就是國中遭遇饑荒
我們可以想像
在那一個非常困難混亂的階段
如果大環境的不順利
對一個人 對一個要養家活口
有妻 有兒女的人來說
是一個非常大的煎熬
這一個人他的名字叫以利米勒
他在那個大環境//非常不順利的情況之下
聖經告訴我們
他帶著妻子 帶著孩子
離開了伯利恆
到了摩押地在那裡寄居
我們很難想像他的心情
但是我們大概可以揣摩得出來
為了讓自己的妻子 孩子
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生活的環境
至少讓他們可以溫飽
所以呢
以利米勒決定離開
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家園
他到了約旦河東的摩押地
在那裡寄居
接下來聖經告訴我們
他們到了摩押地住在那裡之後
第3節說
----------------------------------------
路得記1:3-5
後來拿俄米的丈夫
以利米勒死了
剩下婦人和她兩個兒子
這兩個兒子娶了摩押女子為妻
一個名叫俄珥巴
一個名叫路得
在那裡住了約有十年
瑪倫和基連二人也死了
剩下拿俄米
沒有丈夫 也沒有兒子
-----------------------------------------
路得記一開始
不但有大環境的困難
還有這一個家庭裡頭的苦難
以利米勒為自己的家庭
為妻子 為孩子的設想
其實沒有讓他們的家庭
經歷更好的環境
很多時候人生世事的發展
常常超乎我們的預料之外
我們覺得到摩押//可能會逃開這個饑荒
這個沒有飲食的困難
但是到了摩押地去之後
我們卻發現有更大的問題
這個家庭遭遇的情況是
以利米勒死了
故事的主角
從以利米勒就變成了拿俄米
拿俄米一個婦人
在那樣子的一個時代當中
要獨立撫養兩個孩子長大
其實非常非常地不容易
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時代
非常靠勞力來謀生
又是在外國人的環境當中
對拿俄米來說
沒有親戚
沒有朋友的支援
可是她的辛苦
好像有一天終於//得到了一些安慰
因為她的兩個孩子長大了
他們都各自娶了妻子
對拿俄米來說
這大概是她一生//最大的滿足和安慰
可是故事的發展
讓我們非常地心痛
因為有更大的苦難在前面
接下來的發展是
瑪倫和基連
這兩個拿俄米的孩子//他們也死了
他們娶了妻子之後
大約十年的時間
沒有孩子
兩個男人都死了
這個家庭剩下//三個孤苦無依的女人
拿俄米和她的兩個媳婦
有一些時候我們想想
也許會有人覺得
這個家庭的苦難
其實源自於以利米勒一開始//他們離開了應許地
離開了上帝給他們的這塊土地
所以他們好像遭受了//接二連三的厄運
甚至於像是咒詛一樣
不過這個想法
不一定有太多的證據可以支持
因為只要打開士師記
我們會發現在以色列境內
有太多的人在敬拜外邦的偶像
即便他們在上帝//給他們的土地之上
可是他們並沒有在那裡
真正更忠心
更專一地來敬拜事奉神
我們也看見在以色列境內
因為這樣子的緣故
他們蒙受非常...大的欺壓逼迫
上帝的刑罰
不但如此
在聖經當中
在以色列的歷史上面
我們也有其他的例子
在創世記第十二章提到
亞伯拉罕在饑荒的時候
他下了埃及
後來雅各和他的眾子七十個人
他們也在饑荒當中去了埃及
這一些在大環境//遭受許多的困難的時候
為了生存的緣故離開應許地
而到其他的地方去取得溫飽
在聖經當中
並沒有非常明確的指責
有人會說
如果離開//也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但是至少不應該去摩押地
為什麼呢
摩押這個地方
在聖經的歷史裡頭
從來就不是什麼太好的地方
摩押的人//他們有一個亂倫的祖先
在創世記第十九章裡頭記載
羅得在逃難的時候
和他的女兒 他們亂倫
生下了摩押的祖先
也有人會說
摩押在後來的文化//和信仰當中非常地糟糕
我們看見在列王紀裡頭
摩押的王為了要//能夠在戰爭當中
能夠反敗為勝
他把他自己的孩子
就獻祭 把他燒死了
然後獻給神明
為了是自己能夠//從那個困難當中
能夠有轉機
這樣子的文化
這樣子的信仰非常可怕
為什麼要到摩押地去呢
為什麼不到其他的地方呢
但是反過來講
如果從文化的角度
我們會發現
其實除了摩押之外
亞捫或者埃及
這一些地方也都是在
所謂外邦偶像的文化當中
不見得有哪一個國家
它就真正地要好過//摩押這個地方的選擇
何況在這裡
經文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
以利米勒之所以到摩押地
其實不是為了長久在那裡定居
經文很清楚地說
他到那裡去寄居
我們可以想像
以利米勒當初離開的時候
他心裡頭大概想的是
在那裡暫時地能夠棲身
當大環境 當饑荒的問題
得到解決改善
他就可以回來
在故事後面我們發現
他們還有土地
他們並沒有在離開的時候
把土地全部賣掉
好像他們就不再回應許地一樣
所以從這一些角度來看
當初離開的選擇
如果只是為了暫時
能夠在這個//沒有辦法生存的情況之下
到外地去暫時待一段時間
情況好轉就要回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
也許以利米勒//離開應許地的這一個決定
大概不應該被太過責難
所以如果我們//從這一些角度來看
一開始我們大概//可以有一個結論
不是因為這一些人
他們在人生當中
做了什麼樣錯的事
或者錯的決定
以致於他們遭受//非常...大的苦難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
有很多的時候
我們做了非常...正確的決定
是我們的智慧聰明
我們的判斷
我們和家人朋友//商量的情況之下
我們覺得最好的決定
但是最好的決定
不一定永遠都有最好的結果
我們都知道
人生當中常常有苦難
有各式各樣我們沒有辦法預期
沒有辦法事先想得到的事情//它會發生
並不是因為我們夠聰明
我們夠有經驗
我們就可以避開所有的這一些
當大環境有饑荒
我們可以選擇換一個環境
當那個苦難是 就在家裡頭
是親人的死亡
是親人的傷痛的時候
我們又應該怎麼辦呢
這是路得記往下要告訴我們的
我們沒有辦法逃離親人
沒有辦法逃離親人的苦難
那對於這些苦難
我們又應該怎麼樣來面對
是這一些苦難讓我們顯出
我們真正是什麼樣的人
也讓我們真正顯出
我們有什麼樣子的信仰
這是路得記一開始//最吸引人的地方
大環境非常非常地混亂
在小鄉村 在這一個家庭當中
不管在猶大的伯利恆
或者後來他們到了外邦
在摩押人的地方
這個小小的家庭裡頭有苦難
當苦難來臨的時候
你會怎麼樣子地面對呢
有哪一些是可以讓我們
從苦難當中可以熬過去
然後最後可以從苦難當中
好像轉悲為喜
人生可以有轉機的關鍵呢
這是路得記裡頭要教我們的
我們繼續往下看這個故事
第6節告訴我們說
----------------------------------------------
路得記1:6-7
她就與兩個兒婦起身
要從摩押地歸回
因為她在摩押地聽見
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
賜糧食與他們
於是她和兩個兒婦起行
離開所住的地方
要回猶大地去
-------------------------------------------
對拿俄米來說
原來離開猶大伯利恆
是因為以色列境內//有饑荒的問題
當他們到了摩押
相當的一段時間
以色列境內
好像也沒有好轉的狀況
家裡頭又有兩個孩子要養大
她的丈夫已經過世
也許拿俄米有相當一段時間
不太關心外在環境的變化
她光每一天//照顧自己的兩個孩子
拉拔他們長大 餵飽他們
使他們有東西可以吃
有衣服可以穿
可能就已經是//她每一天的大難題了
今天 當家中的男人都過世了
突然之間她意識到
她在一個外邦人的地方
她在一個陌生的環境當中
她心裡頭已經沒有什麼盼望
對她來說
人生好像也不再有意義
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
陌生的環境
突然之間變成//相當地難以忍受
經文告訴我們
這個時間 她發現 她聽說
神已經眷顧了以色列境內
以色列境內的饑荒的問題
已經成為過去
拿俄米想要回家了
她已經年老
她好像所有的一切
也都在摩押地裡失去了
她想要回家
這裡告訴我們
當她聽見//當她決定要回家的時候
第7節說
她就和兩個兒婦起行
她們離開所住的地方
她們上路了
摩押在約旦河的東邊
伯利恆在約旦河的西邊
拿俄米決定帶著她的兩個兒婦
就開始往西邊走
她們需要經過約旦河
她們需要回到//原來拿俄米自己的地方
很有趣的是 經文告訴我們
當她們離開了 她們上路了
第8節 拿俄米對兩個兒婦說
妳們各人回娘家去吧
如果拿俄米一開始
就要這兩個兒婦回家
其實在她往西行的一開始
她就應該要告訴兩個兒婦說
妳們回去吧
如果一開始
拿俄米就要這兩個兒婦回家
也許她們打包
她們整理行李
就應該要各人帶各自的東西
很有趣的是我們發現
在這裡 拿俄米是上路了
她已經和兒婦一起要往西邊走
為什麼會在往西行
要回家的路上
突然有一天 拿俄米發現
她要她的兩個兒婦
回到她們原來自己的家
而不是跟剛剛出發的時候//她所想的一樣
她帶這兩個兒婦
一起回到伯利恆呢
我們很難想像//拿俄米心情的變化
也許因為一開始
她們三個女人//就一直是相依為命
所以拿俄米從來沒有想到
要讓她們回去
可是就在這個進行的過程
她發現她今天走的這條路
就是她當初來的時候的路
她看這路上的人家
看著那一些孩子們在家園前面
他們可能遊戲 玩耍
拿俄米回想她人生走來的路
她想到當初
來到這一個//外邦人的地方的困難
今天她終於越來越接近家鄉了
可是就在這一個時候
她突然發現
雖然她快回家了
可是她眼前的這兩個媳婦
她們才要開始重複拿俄米之前
她年輕的時候所面對的狀況
拿俄米要回家
可是她的兩個媳婦
她們才要開始變成外邦人
她們才要開始進到以色列
那個陌生的環境
對拿俄米來說
她當然非常清楚
這一段時間以來她的辛苦
她看著眼前的這兩個媳婦
她們要經歷她之前//所經歷的辛苦的時候
她心裡頭非常捨不得
所以拿俄米對兒婦說
----------------------------------------------
路得記1:8-9
你們各人回娘家去吧
願耶和華恩待你們
像你們恩待已死的人與我一樣
願耶和華使你們
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
於是拿俄米與她們親嘴
----------------------------------------------
對拿俄米來說
這個時間她可以給她們的
就是神的祝福
雖然過程當中有許多的辛苦
也很捨不得
可是為了讓她們兩個媳婦
她們的未來 她們的人生
仍然有可能 仍然有盼望
仍然有幸福的機會
拿俄米決定讓她們回去
而且她奉神的名為她們祝福
讓她們回去
經文告訴我們說
在第9節的下半節說
她們就放聲而哭
我們可能會很好奇
到底是誰哭了
也許我們讀的時候
我們不容易很快地發現
在我們的想像當中
我們總會以為
這是一個非常辛酸的場景
大概拿俄米和她的兩個媳婦
她們都一起哭了
可是如果我們再仔細地往下看
第10節說
不然我們必與你//一同回你本國去
那個說話的
也就是前面哭的人
換句話說
經文很清楚地告訴我們
其實只有兩個媳婦哭了
為什麼拿俄米沒有哭呢
理論上拿俄米是在這裡頭
感覺最複雜 最辛酸的
她自己年紀老邁了
可是當她回到以色列地
雖然是她從小成長的環境
可是從今以後
她卻是孤苦伶仃一個人
拿俄米應該要哭
她最有理由哭
可是她卻沒有哭
反而是這兩個媳婦
她們聽了拿俄米所說的
她們放聲而哭
為什麼她們哭呢
為什麼拿俄米沒有哭呢
拿俄米沒有哭的原因
大概是如果她自己//就忍不住那個傷痛
她如果哭得淅瀝嘩啦
然後她要說服這兩個媳婦
告訴她們說 我沒有事
我可以照顧自己
我可以一路平平安安地//回到伯利恆
我可以在那裡有好的生活
她的哭和她所要說服的
她講的這一些話
大概很難兜得攏
我們可以想像拿俄米
強掩心中的那個傷痛
她不願意讓她心中的那個痛苦
顯露在她的表情上面
在她的動作上面
這是一個非常為晚輩想的長輩
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婆婆
她為了要讓她的媳婦可以安心
可以願意回到她們自己的娘家
可以在那裡重新有人生的開始
她強掩悲痛
那這兩個媳婦為什麼她們哭呢
只是單純的因為//要離開愛她們的婆婆嗎
拿俄米其實在這裡所做的決定
非常地不容易
在創世記卅八章裡頭
提到一個故事
那個故事讓我們對中東
這個時期的文化背景
有更多一點的瞭解
創世記卅八章講的故事是
猶大他有三個兒子
他的老大娶了妻子 後來死了
於是他叫他的二兒子//娶嫂嫂為妻
這在古代的近東裡頭
是一種風俗
這種風俗要確定
已經死去的男人他可以有後裔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土地
後裔才能夠承繼那個土地
為先人留名
我們可能不太容易理解//這樣的風俗
不過在中東各個國家地區
這個風俗有相當長久的歷史
因為這個風俗的緣故
所以老二就娶了嫂嫂
可是在創世記卅八章告訴我們
後來老二也死了
猶大開始擔心老三
因為娶了這個媳婦的//兩個兒子都死了
他擔心老三娶了這個嫂嫂
恐怕也會遭遇不測
所以猶大就開始猶豫
可是他又不敢真正//叫這一個媳婦就回家
然後自己重新再嫁
去尋找她人生的第二春
猶大在兩難當中
可是他不敢放手
他不敢放棄
為什麼 因為在那個風俗之下
他對那已經死去的兩個孩子//有責任
同樣的情況
會在拿俄米身上產生壓力
對這兩個媳婦來說 她們知道
拿俄米讓她們回去
拿俄米必須要承擔的
那個風俗之下的責任
當她回到自己的地方
回到她的親族當中
所有人都知道
妳有孩子娶了媳婦
那些媳婦呢
她們理論上應該要改嫁
她們理論上//要為死去的丈夫留名
為什麼她們都回家了
她們不再做這些事呢
因為拿俄米要她們回家
因為拿俄米說
願妳們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
當拿俄米這樣子//提出解釋的時候
在拿俄米的親族當中
她必須要承擔相當的責任
說不定會有批評
說不定會有責難
拿俄米的這兩個媳婦
她們在那一個文化和風俗之下
她們知道//拿俄米所承擔的這個痛苦
拿俄米是為這兩個媳婦的未來
為她們的幸福著想
她算是一肩扛起
所有這些將來可能發生的困難
對這兩個媳婦來說
她們的這個婆婆真的是愛她們
所以願意自己來承擔這一些
因此她們在這裡
她們放聲大哭
她們知道//她們的婆婆真的愛她們
她們說不然
我們必與妳一同回妳本國去
妳愛我們 我們也願意愛妳
有一些時候我們想一想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
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
或早或晚
我們碰到各式各樣的困難
有的大 有的小
小的困難 可能我們咬牙幾天
幾個禮拜 幾個月
一段時間它過去了
我們的人生進入另外一個階段
我們又有幸福 我們又有快樂
我們又有朋友 我們又有家人
有一些時候
這些困難非常...地深刻
可能是親人的過去
他們的生病或者死亡
有一些時候
這個傷痛會在我們的心裡頭
非常非常地長久
當我們碰到特別是大的苦難
困難的時候
我們如何面對呢
很多時候我們看見//我們聽見的故事是
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人容易就意志消沈
人容易就把自己//和其他的人隔絕開來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覺得
我們心裡頭那個傷痛
沒有人可以瞭解
我們害怕再有一些//比較深刻的關係
我們說不定也嘗試
讓自己的心能夠麻痺起來
所以我們可以忘記//那一些痛苦一樣
可是聖經這裡告訴我們
一個面對苦難的時候//非常特別的方式
它不是隔離 它不是冷凍
它不是麻痺
是什麼呢
是為你所愛的這一些人
為你周圍的人著想
當我們更願意為別人想
願意嘗試去愛別人
我們才有真正面對苦難的//那個資源和幫助
人在苦難之下
會因為心中的傷痛
只想到了自己
當我們只想到自己的時候
其實我們也都知道
我們個人沒有辦法//真正面臨太大的困難
在困難之下我們只有哭泣
只有眼淚
我們只會回想過去
沒有人敢想未來
可是在這裡
拿俄米和她的兩個媳婦
她們活出了一個//非常值得羨慕的榜樣
即便在這麼大的痛苦之下
這三個女人都有許多的悲哀
可是她們卻願意為別人著想
當她們願意為別人著想
願意把別人的幸福
別人的快樂
放在自己的幸福和快樂之前
她們的人生反而可以有轉機
路得記整個的故事
最可貴的就是在苦難之下
我們見證了幾個//非常微小的人物
他們繼續堅持要為別人著想
是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
這個故事可以慢慢地
由悲劇變為喜劇
謝謝您的收看
願神祝福您
我們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