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帝把夢想放在你的生命中,祂會帶領你完成!上帝會賜給你力量,使你可以輕看困難,堅持到底。在你活著的時候,你將發揮的極大的影響力!當我們擁有夢想,我們的生命將會充滿熱情、盼望,不致冷漠。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
我是台南大光教會
蔡安祿牧師
歡迎大家來收看<福氣人生>
願上帝的恩典與我們同在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
就是走出冷漠
然後能夠擁抱熱情
走出冷漠 擁抱熱情
我要分享的經文短短的
在路加福音第十章第27節
這段經文這麼說
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一個幸福的新家庭
它就會繼續生產
身心靈健康的下一代
才能繼續生養
社會上就會越來
有越多的健康人口
因為有幸福的新家庭
形成健康的人口
充滿在社會的各行各業中
大量身心靈健康的人口
是城市 是國家
正面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基礎
相反的
一旦家庭 婚姻
被忽略 被破壞
就會徹底毀壞一個人
因為每一個人
都需要在愛的關係中生活
每一個人都需要
在愛的環境中成長
假使一個人沒有被愛
一個人當他得不到支持與保護
他若在關係中失去信任
他的身心靈
都會受到很嚴重的損害
2004年美國有一位作者
叫做Philip Longmanz
這個人在他的一本書
叫做空搖籃
裡面他這麼寫
他說人類從羅馬帝國滅亡以來
首次出現全球人口老化
以及生育率下降
威脅這個現代社會的嚴重時刻
在這本書裡這樣講到
曾經輝煌一時的羅馬帝國
到底是如何滅亡
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
那個滅亡的原因
是因為當時羅馬帝國
羅馬人民放縱他們的情慾
使得人口減少
是古羅馬帝國滅亡
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羅馬帝國衰亡史
這本書的作者吉朋
他這麼說
他說 羅馬帝國衰落 衰敗
滅亡的重要原因
是因為家庭及婚姻的衰敗
所以羅馬當時不但有妓女節
還有同性戀的節日
同性戀被當成當時的婚姻形式
受到保護
那種邪淫的風氣
以致於古羅馬人的生育率下降
女性的奴隸大量進入
以及公娼制度的形成
直接衝擊並破壞
當時家庭婚姻一夫一妻的制度
所以歷史學家杜蘭
這個人這麼說
他說 娼妓在羅馬
古羅馬
是很普遍的
以致於某個時候政客的選舉
必須透過娼妓的老闆
用賄賂的方式來收集選票
很多有錢人為了得到
一名男性的喜悅
不惜付出代價
一個年輕男孩子
甚至比一座農場的價值還高
各位
所以古羅馬帝國的衰敗
是跟當時的婚姻
性關係的墮落 放縱
有很嚴謹的關係
今天我們來看
我們來看我們台灣
目前社會所遇見的什麼問題
台灣在1974年
男性首次婚姻的平均年齡
是二十六點七歲
女性是二十二點三歲
到了2011年
台灣男性的平均結婚年齡
是三十一點八歲
若是女性
二十九點四歲
所以我們看見
2010年台灣內政部的統計
國內的生育率只有零點八九
一年才十六萬人
成為當時台灣是全世界
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台灣內政部的統計
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
已經漸漸地提升
在2009年
台灣有兩百四十五萬
七千六百四十八人
占台灣總人口數
有百分之十點六三
這代表平均每十個人
當中就有一個老人
所以我們看見
台灣社會的離婚率
是亞洲最高
平均每天
有一百五十六點八對的
離婚夫妻
同居與非婚
非婚生子的增加
以致於國內非婚生育的比率
是三十年來的三倍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
家庭是我們國家社會
構成的最基本單位
假使台灣社會出生率低
家庭若再缺乏健康
這是國家社會的災難
假使我們社會中的家庭
漸漸到了這種地步
我們身為一個台灣的人民
身為一個台灣的百姓
身為一個台灣的基督徒
我們豈能再冷漠
冷淡看待這種問題
所以今天
我要用一段耶穌的比喻來談起
身為一個基督徒
我們要如何走出冷漠
讓我們能夠來擁抱
來接觸 來關懷
用熱情愛我們的城市
愛我們的國家
愛我們的社會
基督教的聖經
路加福音第十章第30節這麼說
各位
這段經文的故事背景
我們不知道
他當時從耶路撒冷到耶利哥
那個落差
地勢的落差有多大
你知道嗎
耶利哥城是在耶路撒冷的東邊
耶路撒冷是在
海拔八百公尺以上
若是耶利哥城
卻處於約但河谷的地方
很低
附近的死海
是在海拔三百公尺以下
這個連貫
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道路
有二十七公里
所以意思就是
耶路撒冷跟耶利哥
短短二十七公里的落差
是有一千一百公尺
這是一條很危險
很彎曲 崎嶇不平的
又很陡的道路
耶穌說
這個商人落入強盜手裡
就是在這條危險的道路
所發生的
當時很平常的事情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
在耶穌所講的這個故事裡
讓我們看見
有些人冷漠
有些人熱情
在我們今日的社會
我們豈能再用冷漠
來看待我們台灣的社會
我們台灣的社會
需要我們更多人
共同來關懷
共同來愛
我們不可再冷漠
對待我們的社會
對待我們的弟兄姊妹
我認為一個人若冷漠
他有幾個特色
第一個
冷漠的社會
冷漠的個人
他有一個特色
第一個就是
這個冷漠的特徵
往往是以利益為導向
是以利益為導向
一個冷漠的生命
這個人往往在意的
是自己的利益
如同聖經所說的這些強盜一樣
這些強盜所求的
只要得到他所要的
他不會顧念別人的利益
他所在意的是自己的時間
他所在意的是自己的空間
自己的權力
今天你我的生命中
我們是不是同樣存在
有這種冷漠
我們只顧自己的方便
我們一切只以自己的利益
做最大的考量
這種背景是不是自私自利
所造成的結果
當一個個人
當一個團體
當一個組織
若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
眼中只有自己
他就無法看見別人的需要
他就無法看見別人的立場
他更無法考慮到別人的利益
所以這就是冷漠的生命
最典型的代表
第二
冷漠的生命不僅以利益為導向
冷漠的生命往往會受到
環境的牽制為考量
以周圍環境的條件
作為他的決定 判斷的準則
所以在路加福音第十章31節
這麼說
當時偶然有一個祭司
從這條路下來
然後又說
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
各位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
這條路
聖經告訴我們這個地方
這樣意思就是說
這條路 這個地方
是常常有強盜出入的地方
在這種環境中
祭司 利未人
他們出現在這裡 在這條路
有可能他們的內心充滿恐懼
在這種環境
他們有可能恐懼被人誤解
他們也有可能
怕他們被別人陷害
在這種環境中
他們怕被別人誤解
他們是強盜的一分子
以致於他們不敢伸出他們的手
對這個受害者來幫助
各位
冷漠者作決定的考量
不是以是非對錯為準則
不是尋找上帝的心意
冷漠者他的考慮
是以環境對我有沒有利
我有勝算嗎
有人支持我嗎
他的生命不是討神的喜悅
今天我們會發現
有很多人
被人批評的這些公眾人物
往往他們在作選擇時
他們不是以是非對錯為準則
他們乃是以周圍環境的輿論
作準則
所以這種公眾人物
常常會變成變色龍
變色龍是根據周遭的環境
來變換牠的色彩
各位
熱誠的生命
往往就是我們不容易
被環境所阻止
被環境所吞吃
我們看見保羅在使徒行傳
在二十六章第28節
保羅在這樣的環境中
他沒有考慮
他沒有考慮在他面前
是審判他的官員
他仍然在這樣的環境中
他講對的話
第三
冷漠的生命
不僅以利益為考量
以環境為考量
冷漠的生命常常是
以自己為中心
所以我們看見
路加福音第十章31節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什麼
它說 祭司看見他
就從那裡過去了
利未人看見這個受傷的人
同樣從那裡過去了
我們看見
祭司在當時是受尊重的
一個宗教領袖
這個祭司他可能有很多
擔心和恐懼
不過不論他的理由是什麼
這個祭司當時選擇的
就是他不管這個傷者的需要
他從旁邊經過
因為他以自己為中心
接著這個利未人也一樣
當他來到這個被人打傷
而躺著的這個受傷患者身邊
同樣的
他從那個人的身邊經過
他同樣以自己為中心
所以各位
我們看見馬太福音第十一章
第16節
這段經文耶穌基督怎麼說
我相信這不只是
耶穌基督的世代
今天我們的世代仍然一樣
我們看見今天的世界
當很多人強調
婚前不要有性行為
要持守兩性的忠貞 忠實
不過當我們這樣強調
這樣堅持的時候
我們也許會被社會笑我們說
我們是古板
當我們宣告聖經的真理
婚姻是一夫一妻
一生一世的時刻
我們很容易被人批評
我們沒有跟上潮流
甚至我們會激怒別人
甚至我們會被攻擊
但是各位
我們假使以自己為中心
我們就不可違抗
這個時代的潮流
因為我們會認為
我們是自找麻煩
不過聖經是上帝的真理
是上帝生命的話語
是上帝的啟示
聖經不會因為時間
因為環境不同而改變
所以我個人認為
身為台灣的百姓
身為教會的一分子
我們需要用更多的憐憫 愛心
走出冷漠
用熱情來關懷我們的社會
看見我們的社會周圍
有很多人他們的生命
需要我們關心
有很多年輕人的價值觀偏差
他們需要我們的關懷與幫助
讓我們走出這樣的冷漠
不再以利益
不再以環境
不再以自己為中心
讓我們伸出溫暖的雙手
來擁抱 來關懷我們的社會
若是這樣
一個有熱情
來關懷我們社會的生命
我們需要
第一點 我們要看見需要
以異象為導向
我們需要看見異象
以異象為導向
所以我們看見路加福音
第十章33節這麼說
在這裡描寫
撒瑪利亞人看見一個人的需要
因為有看見需要
就感動了他的心
開始提供相關的幫助
什麼是異象
異象就是讓人有能力看見
這個時代的需要
產生強烈的動機
成為一個有夢想
以及接受呼召的人
美國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他有一個很簡單的異象
他有一個很簡單的願景
就是他盼望所有百姓的孩子
無論是黃種人 紅種人
黑種人 白種人
所有兒童都可以在同一間學校
同一個班級上課
也許對我們來說
這哪有什麼困難
不過在1965年以前
對美國的社會來說
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黑人可以讀書
但是不可與白人同校 同班
黑人可以搭公車
但是要坐在後面
黑人只可以到黑人餐廳
白人餐廳可以拒絕黑人進入
各位
當時在美國
這個種族不平等
因著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努力
這是一個努力影響到全世界
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所有的種族
所有的人都應該被尊重
因為金恩牧師的努力
在他裡面充滿了這樣的思想
結果他願意把他的生命付出
成為一個殉教者
所以因為他的努力促成了
間接 直接地幫助種族的和諧
所以美國每一年的一月十五日
都成為他們的一個國定假日
是為了要紀念
這個為了種族和諧
付出生命的一個殉教者
金恩牧師
各位親愛的弟兄姊妹
在我們裡面
我們也有一份異象
就是我們看見這個時代的需要
我們每一個台灣的百姓
每一個台灣的弟兄姊妹
我們需要為了台灣這個社會
來付出 來擁抱
以熱情伸出我們的雙手
我們要培養我們台灣的社會
有一群勇敢的兒童
我們要裝備出台灣的社會
是一個有異象的青少年
我們要一起努力
在台灣社會來建設
是一個幸福美滿忠心的婚姻
看見我們下一代的祝福
能夠為下一代
來關心 來祝福的長輩
我們需要有這樣的熱情
以這樣的異象
成為我們生命的導向
第二
我們需要實踐真愛
以信心為依歸
以信心為根據
所以路加福音第十章34節
這麼說
各位
這個撒瑪利亞人
他不在意強盜是否還在旁邊
他不管是不是只有他自己一人
他沒有詳細評估他的錢夠不夠
這個撒瑪利亞人
沒有以環境的條件來決定
是否他要去做一件應該做的事
他實踐愛
他用熱情付出
他不冷漠
所以約翰壹書三章18節這麼說
所以愛是什麼
愛需要有實際的行動
這種行動
不會因為環境的條件不好
就拒絕不做
因為我們是憑信心
不是憑環境
有一個故事這麼說
有一個年邁的老人
他擁有很多的錢和古董
他的老伴已經過世了
留下三個孩子
這三個孩子都在國外很有成就
他的身邊只有一個他的學生
每天殷勤伺候他
很多人都對他說
說 看這個年輕人
放下他的工作
整天只陪伴這個老人
好像很孝順
但是誰不知道
他是為了這個老人的錢
老人的孩子在國外
三個人常常打電話回來
提醒他的父親
說 你要小心這些錢
你要小心你的錢
因為他不是對你好
他是妄想你的錢
沒想到
這個老人過世之後
國外的孩子回來了
並且他身邊的這個學生也在場
然後律師打開老人過世前
所寫的遺囑
在那裡他把一半以上的錢
都送給這個學生
然後律師讀出這個老人的遺囑
這麼寫
我知道他可能貪圖我的錢
但是在我年老孤單的日子
真正陪伴我的是他
就算我的孩子愛我
也只是在口裡
只在心裡
卻無法伸出他的手
就是真正的愛
也變成虛假的愛
相反的
在我身邊的這個學生
對我的情有可能是假的
不過他幫助我十幾年
連一句怨言也沒有
若是假的
也因為這樣會變成真的
所以各位
如果你真正要付出愛
請伸出你的雙手
不要只是空口說白話
因為沒有行動的愛
不是真實的愛
人可能會忘記你所說的
人可能會忘記你所做的
但是他們不會忘記
你給他們的感覺
所以實踐真正的愛
是以信心為根據
最後第三
樂意付出
以耶穌基督為中心
路加福音第十章35節
所以你看見
耶穌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熱情
耶穌不冷漠
耶穌不認為各城各鄉的人
不是祂的事情
耶穌反而不怕麻煩
不怕人群
不怕受打擾
反而耶穌看見人民的需要
看見這些人民
如同沒有牧者的羊四散
耶穌就憐憫他們
當我們擁有耶穌基督的心
自然我們就有耶穌基督的心志
我們就有力量擁抱我們的社會
我們自然就有力量
用熱情 用愛
在我們周圍
看見這些有需要的人
因為腓立比書第二章第5節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當我們擁有耶穌基督的心
我們就擁有耶穌基督的熱情
當我們擁有耶穌基督的熱情
我們的生命就能看見需要
我們的生命就能實踐真愛
我們的生命就有力量付出愛
在我們周圍的人
台灣的社會
需要我們台灣的百姓
台灣的人民
需要我們電視機前面
更多的基督徒
更多的弟兄姊妹
為了我們的國家
為了我們的人民
在我們周圍的角落
有多少那些需要我們關心的人
我深深期待
也深深看見
台灣的社會需要更多的百姓
用我們的愛
伸出我們的雙手
來擁抱 來關懷那些最微小
社會的邊緣人
讓我們的社會因為你的付出
讓我們的社會
因為很多人的關心
讓我們的社會 我們的國家
充滿更多的溫暖
更多的相愛
來建立一個美好的神國
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我們同心一起低頭來禱告
主上帝
幫助我們
讓我們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讓我們的生活
不再對人是冷漠的
讓我們的生活對人有熱情
有負擔
讓我們有力量看見
我們周圍的朋友 同事
同學 親人的需要
伸出我們的手牽著他們
幫助他們 關懷他們
讓他們憂傷的心 流淚
能得著安慰
能得著力量
也得著盼望
讓我們的國家社會
變得更溫暖
更向上 更提升
成為幸福的國度
讓我們每一個人的家庭
充滿著幸福 相愛與喜樂
奉耶穌基督的名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