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用悖逆、汙穢、欺壓來描述人對神的態度、對土地的汙染,以及跟人的關係的敗壞。先知用「咆哮的獅子和晚上的豺狼」比喻權貴,用「虛浮」來形容假先知,指責祭司褻瀆聖所。但耶和華是施行公義的神,對於敗壞自己的人必定逞罰,以色列人需敬畏神、領受訓誨。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
歡迎收看空中聖經學院
我們要繼續來看
先知西番雅 他的信息
他所產生的影響
我們提過
西番雅對於
約西亞王的宗教改革
有非常非常大的影響
這個影響來自於幾個方面
第一個是他提出了
審判以色列的信息
如果以色列繼續行在她的敗壞
外邦偶像的敬拜當中
神要來除滅所有的居民
另外一方面
他也提供了審判列邦的信息
透過審判列邦
來讓以色列人反省
第二章裡頭審判列邦的信息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作用
歷史告訴我們
考古學家在這塊土地上面的
研究發現
在主前大概650年之前
其實摩押王
他的名字叫 Kamashalta
他大概已經取得了約旦河東
整塊土地的掌控權
可是在他之後
他的國勢 他的勢力
開始慢慢慢慢地衰微
接下去
約西亞王在約旦河東
有相當地進展
我們不知道約西亞王
到底得到了多少
約旦河東的土地和掌控權
但是我們知道他有相當的勢力
如果我們把這些資訊拼湊起來
我們大概可以說
透過了先知西番雅
在第二章裡頭
對列邦審判的這一些教導
約西亞王得到了鼓舞
他相信這是神的手
要成就的事情
所以他在東方
在約旦河東有比較多的作為
以致於他好像很具體地
把這個審判帶到了摩押和亞捫
如果是這樣
我們大概也發現
神使先知的講論
對約西亞王來說
很具體地應驗和成就
這當然也加深了
約西亞王的信心
使他更願意來信靠神
來成就神所要做的
在第三章裡頭
西番雅繼續他對於南國的講論
我們來看其中的內容
第一段在第三章
第1到第4節
悖逆 指的是人對神的態度
汙穢 指的是
人悖逆 犯罪之後
對那塊土地所造成的汙染
欺壓 指的是人跟人的關係
雖然是很短的一句話
可是先知從三個方面來描繪
眼前他所看到的這個錫安城
這原來應該是
神最多寵愛 顯明的一座城
因為那是大衛家的寶座
那是以色列國的首都
可是這個城卻在三個方面
大概也是一個人生活
最主要的三個層面
都犯罪 都敗壞
墮落了
第三章第1節的 有禍了
和我們上一次提到
第二章第5節的 有禍了
是一樣的意義
是在喪葬的場合當中
表達對死去的人的哀悼
先知用同樣的言語
審判了外邦的城市
今天也審判以色列人
審判錫安城
如果這是悖逆神 汙穢土地
欺壓人的地方
她當然是有禍了
這些描繪 這些語言
都跟第一章呼應
是因為以色列人
在信仰上面的態度
他們面對神律法的態度
使得他們到了今天
最後非常糟糕
悖逆 汙穢 欺壓的景況
如果不聽從命令
指的是律法書上面的
律法和要求 神的心意
那在我們介紹背景的時候
我們曾經提過的律法書
從失去到被重新尋獲
第三章第2節的意義
大概就更為深刻
以色列人不聽從到一個程度是
他們曾經失去了律法書
當然在律法書重新被找到之後
對一個忠心敬虔的王來說
願意聽從的那一個動機和慾望
大概也會更加地強烈
先知在這裡把後面的
不倚靠神和不親近神
似乎都根據在
不聽從命令的這件事上
我們需要從聽從命令當中
來學習倚靠
也需要在聽從命令當中
學會來親近神
因為聽從命令
所以神使我們有智慧
神使我們所行的可以通達
在碰到患難的時候
懂得回過頭來倚靠神
在疑惑的時候
可以來親近祂
兩種很可怕的 很兇猛的野獸
來形容錫安城裡頭掌權的人
這在先知書裡頭
其實是非常常見的描繪
西番雅的描繪跟其他的先知
沒有太大的差別
除了一個細節
這個咆哮的獅子和晚上的豺狼
說不定是有意要用來描繪
這些官長他們在人前
和人後的所做所為
咆哮的獅子大概指的是
他們公然的作為
在大家面前這些人非常兇狠
這些人對大家頤指氣使
這些人對大家
他們予取予求
晚上的豺狼大概是形容
他們暗地裡頭收受賄賂
雖然沒有太多的人看見知道
因為是晚上發生的事情
不過他們可是一點也不客氣
一點食物也不留到早晨
所有可以取 可以奪
可以拿 可以享受的
不會有任何一點留到早晨
讓別人看見或者分享
虛浮這個詞
可以有其他的翻譯
它原來的意思指的是
這個人他非常的大膽
非常的無恥
講的是先知
西番雅自己作為一個先知
他當然非常清楚
真先知和假先知最大的差別
其實他用大膽
來形容這些假先知
神要審判的先知
非常有趣
按著我們所知道
西番雅事奉的那個時代
和背景來說
他雖然是王族
他作了先知宣講
和其他的人完全不一樣的信息
需要非常非常大的勇氣
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先知
他看另外的這一群假先知
他戲稱這一些人也非常地大膽
只不過這些人的大膽
不是在於為正義挺身而出
不是在於宣告眾人都不願聽的
審判的信息
這些人的大膽在於
他們的予取予求
這些人在大家面前
公開地要求各式各樣的財富
食物 衣服
貴重的東西
他們無恥
這是西番雅對他們的審判
如果這些假先知也奉神的名
宣講神的心意
如果這些先知也在
宗教的混合 摻雜上面有分
同時他們祭祀耶和華的先知
他們又奉巴力 亞舍拉等等的
這些偶像來宣講
那他們真的是
非常非常的詭詐
一點也不誠實
是這些人把以色列人
帶往更深的深淵裡頭
以致於他們最後毫無盼望
另外一群的宗教的領袖
是這裡所說的祭司
西番雅說這些人褻瀆聖所
如果這些祭司
像是第一章所描繪的
他們祭祀耶和華的先知
可是他們也敬拜事奉其他的神
他們在耶和華的聖殿裡頭
設立了其他的祭壇
在那上面獻祭等等
那這裡的褻瀆聖所
大概就不需要特別太多的解釋
後面的強解律法
也許可以翻譯成為 強暴律法
律法原來的指示和要求
其實不難明白
可是到了這些詭詐的人
到了這些唯利是圖的人的
眼中 口中
律法變成可以曲解
律法是可以彎曲的
可以按著他們當時的
慾望和要求而改變
他們做了非常非常多
強暴律法的事
第三章 先知西番雅回到
審判耶路撒冷 錫安城
這一次的審判的信息
要比第一章
要更加地具體 清楚
第一章裡頭非常廣泛地
一般性地指稱
所有的居民都落在
審判的情況之下
第三章 他好像聚焦
帶我們進去看錫安城裡頭的
罪惡形成的過程
在這整個墮落的過程當中
這些首領 這些官長
要負非常非常大的責任
當然言下之意也是這些人
要經歷更大 更可怕的審判
在第三章第5節
先知開始給了一個
非常不一樣的圖畫
提到耶和華神
祂是一個什麼樣子的神
當然很大的程度是要
告訴這一些官長
這一些祭司 先知等等
如果他們在錫安城裡頭有權柄
那在他們之上
有一個更高的權柄
就是耶和華神
可是耶和華神
是像他們這樣子來
欺壓 逼迫
或者虛浮 詭詐嗎
祂對於公義 祂是如何地實行
如何地成就呢
第三章第5節告訴我們
這位最有權柄 最有地位
最有榮耀尊貴的神
祂卻是公義的神
祂不但是公義
祂每早晨顯明祂的公義
在古代的近東有一個觀念
就是人在早晨的時候
可以去官府 去到王族那裡
要求要有公義 公平
平常也許有一些糾紛
有一些誣告
或者欺壓逼迫等等的事情
人在早晨的時候
可以去到那一些地方
到官府 到法院等等
去那裡要求伸冤 要求控訴
因為早晨之後
可能這一些官長等等
他們就離開他們的住所
或者他們辦公的地方
到其他的地方去了
早晨是一個顯明公義
很重要的時候
這裡告訴我們
第三章第3節
形容的首領和審判官
是不論早晚都在欺壓逼迫
可是提到神
卻是每早晨顯明祂的公義
而且沒有一天不是這樣
如果最高權柄的神都是如此
那不是這樣做卻擁有權柄
被神交託要管理眾人之事的
這些首領
他們所要面對的審判
大概就非常非常地清楚
第三章第5節這裡最後說的
只是不義的人不知羞恥
大概是要形容這一些人
他們不在意
不管發生了什麼事
不管他們的公共的形象如何
別人如何看待
他們的為人和處世
這些人都不在意
可是神不是這樣
神要每早晨顯明祂的公義
在聖經當中指出顯明神公義的
特別是我們所看的
每一天的日出 日落
四季的循環
神讓自然按著祂的律
來運作 來進行
要告訴這些以色列人
當然神最後要求同樣的公義
同樣的道理
必須在以色列的人的社會當中
第三章第5節 最後提到的
這個不義的人不知羞恥
其實是西番雅對於這些人
非常非常客氣地提醒
第三章第6節說
我們一開始提到的
在主前650之後
在摩押地上面發生的變化
那之前原來是
摩押非常興盛的時代
可是在那之後
漸漸地神使約西亞王崛起
在那塊土地上面有相當的作為
如果這是西番雅的聽眾所領受
第三章第6節的那個背景
對他們來說
這節經文好像就在他們的眼前
應驗和成就
列國的民原來是有
非常高大的城樓
繁華的街道
可是大家已經親眼看見
她的毀壞和荒涼
而且是在我們的手中
如果是這樣
難道神不會用同樣的道理
使它發生在以色列人當中嗎
所以帶出第三章第7節
人應該在這樣子的
非常具體的神蹟當中
領受訓誨
領受神的命令
懂得敬畏神
看起來也許對我們來說
會覺得很正常 很自然
如果我們經歷同樣的事
我們必然會有這樣子的反應
不過先知需要在這裡
苦口婆心地來對他們述說
告訴我們也許人心的敗壞
沒有我們想像得這麼簡單
除非我們真的願意承認
我們裡面沒有良善
以致於我們需要每一天
在大事小事上面學習敬畏神
說不定三章7節對我們來說
也不容易
三章7節的敬畏神之後
特別強調要領受訓誨
我們要再次強調
在約西亞的時期
律法書重新地被找到
對於他們理解
領受訓誨這句話來說
應該是有非常特別的意義
他們曾經不領受訓誨
以致於教導訓誨的律法書
從他們當中就失傳了
今天他們重新找到
但是找到律法書就代表
領受訓誨了嗎
也許不然
不過神如果願意讓他們
重新找到律法書
神大概很清楚地告訴他們
神願意他們再一次領受訓誨
人需要在這樣的狀況之下
有正面快速的反應
真的是敬畏神 領受訓誨
如果人這樣做
神的應許和承諾是
你的住處
不致照我所擬定的除滅
在歷史書裡頭每一次提到
瑪拿西所造成的影響
都指出他在南國
所做的這些事情
使得神定意要毀滅這個國家
這裡西番雅傳講了一個
非常非常重要
也鼓舞人心的信息是
不致於照我們剛剛所讀的
在第二章裡頭所傳講的
列邦那樣子的毀滅
雖然神的指示和應許
非常地清楚明瞭
可是人真的不容易做到
從早起來 在希伯來文裡頭
不單單是要表達時間的
好像真的從起床之後人所做的
還有另外一個很常用的涵義
要表達是 殷勤
說一個人從早起來就做什麼事
要說一個人非常非常地殷勤
如果我們用殷勤的這個理解
神在這裡說
人在犯罪的事情上面
敗壞自己的事情上面
非常地殷勤
人原來要做的其實很簡單
不需要太汲汲營營去爭取
去爭奪
只要敬畏神 領受訓誨
可以承受非常非常多的好處
可是人也往往因為
我們所判定的
對我來說是有好處的事
我們殷勤地在許多的事上
造成的結果卻是敗壞自己
也許我們要問
我們今天殷勤嗎
我們殷勤在哪一些事情上面呢
我們的殷勤
希望為我們帶來好處
可是那些好處
有沒有成就一些
好像在人的眼中
非常偉大的成就
卻是敗壞自己的呢
第三章第8節
第三章第8節
對於神的作為做了一個
總括性的一個論述
前面提到神是公義的神
這個公義對於以色列人來說
是他們需要敬畏 領受訓誨
不然公義的神在不義的事上
對這一些敗壞自己的人
必然有很大的刑罰
第三章第8節
帶我們走向那公義的神
會有的第二個作為
就是最後神要興起擄掠
神要招聚所有的國家
各國 各城邦
神要來 因為祂是公義的神
祂要毀壞那一些不義之城
不義的名
第三章第8節
把第一章最後所提到的
那個耶和華的日子
全面的審判是忿怒的日子
重新一次地帶起來
告訴我們
神要聚集 要刑罰
在那之前
人的盼望 人的作為
如果是敬畏 是領受
他們可以逃脫
他們需要學會
殷勤地來做這些事
而不是敗壞自己
也許在我們往下看之前
我們可以回過頭來想一想
怎麼樣能夠真正做到
這裡先知所講的這些事情
其實西番雅在第三章的講論
說起來 從先知的傳統來理解
是非常非常地八股
他所說的一點都沒有跳脫
從何西阿 阿摩司
以賽亞 彌迦
一路以來先知們的傳講
神是公義的神
會有審判的日子
以色列人必須要捫心自問
他們是不是公義的百姓
還是他們是悖逆 汙穢
是欺壓的城呢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
先知並沒有帶我們看見
什麼特別新的東西
為什麼幾十年來 幾百年來
先知的講論如此一般
也許那是要顯明我們常常
沒有真正面對我們的罪惡
有深刻的悔改
有一個故事
在我事奉的過程當中
曾經有這麼一位
日本籍的希伯來文教授
叫做Muraoka
他在荷蘭教書退休
有一年他跟我們聯絡
希望來到台灣
來免費地教大家
希伯來文的文法
他願意自己付來回的機票
在這邊教課的時間
他不需要鐘點費等等
Muraoka教授其實是
全世界知名的希伯來文學者
這一個非常偉大
非常被人佩服 尊敬的學者
卻願意來台灣花幾個月的時間
來免費地教學
為什麼呢
我在跟他聯絡之後
他說 是為了還日本人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對於亞洲許多國家的侵略
他說 我身為一個基督徒
對於我的同胞所做
加害在你們身上的事
我覺得我有責任
我們如果把
Muraoka教授他所說的
和西番雅在這裡所傳講的
放在一起看
也許我們可以發現
為什麼幾百年來先知的講論
都沒有特別的突破
為什麼需要一直不斷重複
神為什麼不厭其煩地
派遣這些先知來講一樣的講論
答案很簡單
因為我們一直落在那個
罪惡和私慾當中
沒有真正深刻 真切地悔改
以致於我們不斷地 殷勤地
在許多的事上敗壞自己
以致於我們需要一直不斷地
聽同樣重複的信息
可是即便聽見
我們卻不見得有敬畏神
有領受訓誨
也許這位Muraoka老教授
他所做的
非常值得我們看見
我們需要真切地知道
第三章第1節那裡所說的
悖逆
我們得罪了神
所以我們需要在這件事情上面
有極大的反省
願意立志來改變
我們汙穢了這塊土地
所以我們有責任
是我們的罪造成這塊土地
不適合居住和生存
我們也需要對於欺壓人的事情
有真正的感受
願意去補償
願意去挽回
願意去成就和平
大概只有這樣子
我們才有可能真正避開
第三章第8節所說的
神興起擄掠的日子
我們才可以按照
第三章第7節所說的
你的住處
不致照我所擬定的除滅
但願神的話語在我們身上
可以產生不一樣地影響和改變
我們可以跳脫人在罪惡當中
一直沒有辦法的沉淪
謝謝您的收看
我們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