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誡是舊約聖經裡給予上帝百姓最重要的倫理總綱。第七誡講到不可姦淫,強調婚姻的神聖。第八誡講到不可偷盜,要求尊重別人財產權。第九誡是不可作假見證陷害別人。第十誡為不可貪婪,遵行或違反神的誡命,源自人內心的動機,適用於信仰群體裡的每一個人。
大家好 我是賴建國
很高興跟大家再一起來看
舊約聖經裡面申命記
我們已經講到十誡
十誡是舊約聖經裡面
給信主的人
最重要的倫理的總綱
我們已經提到
十誡裡面的前面幾誡
第一誡講到
除了耶和華以外
不可以有別的神
是講到敬拜的對象
第二誡講到
不可以雕刻任何的像
也不可以跪拜它
不可以用這些像來代表耶和華
這講到敬拜的方式
第三誡講到
不可以妄稱耶和華的名
這是講到敬拜的精神
第四誡講到
應當要守安息日
這講到我們敬拜上帝的時間
第五誡講到要孝敬父母
這是講到父母親
就是上帝在地上所設立的
權威的代表
我們應當要尊重
第六誡講到不可殺人
更是講到它的積極面
就是要來尊重生命的神聖
我們今天繼續
要把另外這幾條誡命要講完
不可姦淫
是講到婚姻的神聖
不可偷盜
講到財產的神聖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別人
這是講到每一個人名譽的神聖
而最後一個 不可貪婪
是講到動機的神聖
先講到不可姦淫
這是講第七誡
婚姻的神聖
聖經非常珍視家庭的價值
任何破壞婚姻都被稱作大罪
這個大罪不是說大小的問題
而是講它性質的問題
是指到婚姻上面的出軌
稱作婚外情
其實不只是在以色列
連以色列周圍的一些國家
像埃及
或是像北邊的敘利亞
他們也都有講到
人如果有了婚外情
就是犯了大罪
是構成訴請離婚的理由的
聖經譴責姦淫
至少有社會的理由
跟神學的理由兩方面
第一個
社會的理由
因為家庭就是整個社會
構成的最基本單位
破壞婚姻
就是把整個社會的基礎
就破壞了
第二個 神學的理由
是講到婚姻是上帝最開始
為人類所定下來的
第一個社會制度
上帝要人藉著婚姻
男女的愛情
能夠完成上帝的旨意
享受在地如天的生活
而且就是
這個是上帝給人的託付
所以上帝祂從一開始設立婚姻
就是一夫一妻
或者我們這樣講 一男一女
這是反對同性戀
一夫一妻
這是反對多妻或是多夫
或者說現在有人在那邊推動
要講多元家庭
這些都不是神的心意
第三個講一生一世
這也是反對任何的婚外情
婚姻是在我們有生之年
就會一直約束著我們
當然一個人
如果他的配偶過世了
像羅馬書第七章那邊講到
他就可以自由地去嫁娶
只是說嫁娶的
必須是主裡面的弟兄或是姊妹
任何的婚外情或者離婚
都是神所不准許的事情
像在瑪拉基書第二章
那邊講到說
我們結婚就是一個婚約
就是一個神聖的盟約
是不可以欺騙自己的配偶的
人對配偶不貞
也是象徵違背了
上帝跟人所立的約
我看到美國馬鞍峰教會
她有給教會裡面的同工的十誡
我想這個給大家來做一個參考
第一
不可與異性兩個人共進午餐
第二個
不可以與異性兩個人一同進出
第三個
不可單獨與異性會友
有親暱的行為
當然這三點
它上面加上了一個星號
就是未婚同工例外
因為未婚同工
如果這些都不行的話
他們就沒有辦法找到
他們未來的對象
第四個
不可以單獨去探訪異性的會友
第五個
不可以輔導異性會友超過一次
必須夫婦一同輔導
或者是轉介
這個是以前
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
學校裡面有開教牧職責
給這些神學生的一個提醒
如果有任何的異性會友
來找你輔導
可以跟他談一次
但如果他來找你第二次的話
要不就是轉介
要不就是你們夫妻
一起來輔導他
免得產生不好的結果
第六個
不可以在輔導異性會友的時候
談論性生活的問題
必須要轉介
因為這是牽涉到
比較專門的事情
第七
不可以與異性的會友
談自己婚姻的問題
第八
回覆異性的卡片 電子郵件
或是進入聊天室等等的
要特別小心
第九
要與同工
特別像教會的祕書
要合作 配合
以免產生困擾
第十
要為同工的誠信正直來禱告
那麼我們怎麼樣來增進婚姻呢
這個其實是很大的題目了
各教會
社會上面有很多的講座
我想我在這個地方就不再重複
我只把我家裡面
我們自己在那邊做的
我就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第一個
每一個家庭可以建立
他自己的家庭祭壇
但是在我家裡面
我們是沒有這種家庭祭壇
可是我們建立一個傳統
就是我們從結婚開始
我跟我的妻子
我們就一起禱告
每一天我要出門
我去學校教課
或者我去教會事奉等等的
或者去探訪
她在我出門之前
就會拉著我的手
為我禱告
祝福以後再出去
所以我的妻子為我禱告
讓我這一天所要做的事情
這一天所要遇見到的人
她都把這些事情交在主的面前
求主來保守
就像我剛剛要來錄影之前
我的妻子還是拉著我的手
為我禱告
然後放我出來
這個不但是我們夫妻這樣做
已經都三十六年多了
連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
我的小孩從出生
他們上幼兒園開始
要去上學之前
我們就拉著他們的手禱告
把他們就交在上帝的手中
甚至到他們已經都大了
像我的大兒子
現在都已經三十多歲了
已經在工作
他還是住在家裡就是
但是每一天他要出去工作之前
我還是會為他禱告
把他交在主的手中
我想這個是
我們把自己的婚姻
把自己的家庭
都仰望在主手裡是很好的
第二個
以前我一個同學
他就學習輔導
家庭輔導
他說他的老師學輔導教他們
不是那種危機的輔導
而是預防性的 教育性的輔導
所以任何的夫妻
如果有問題來找他的老師
要來輔導
進來之後 坐下之前
那個老師就會要求一件事情
說 你們夫妻兩個
現在就在我面前
站在這邊
兩個人就互相擁抱一分鐘
可是你看
要擁抱一分鐘
平常沒有這樣子
變成是很大的煎熬
拚命在那邊看錶
現在五秒鐘了
現在十秒鐘了
現在二十秒了
一分鐘之後
兩個才坐下來
開始談他們夫妻的問題
所以我們夫妻
也有這樣子的一個習慣
每天擁抱我一分鐘
如果是有問題的夫妻
要一天擁抱五分鐘才可以
求上帝賜福給大家
讓我們的婚姻
能夠為主來作見證
第八條誡命
講到不可以偷盜
這是講到財產的神聖
這條誡命是要求
尊重別人財產權
禁止用任何的欺騙手段
來獲取不當的利益
中世紀猶太的拉比
像拉熹
或是猶太的解經的書卷塔木德
都是把這個單單解作
就是指著綁票
好像約瑟
就被賣給別人作奴隸了
就被帶到埃及那邊去
因為像這種的綁票
他就離開自己的原生家庭
而且好像就死掉一樣
都不知道
可是我們跟原生家庭裡面
那個根一下子被斷裂掉
那是人生裡面很大的悲傷
但是我們看聖經裡面
第八誡是講不可偷盜
它沒有講到說那個具體的內容
所以單單把它解釋成為
不可以去綁架別人等等的
那種應該是太狹隘的一種解釋
它應該包括什麼呢
包括任何形式的不當占有
通通都包括在內
包括對人 對牲畜
或者對其他的財產等等的
像偷竊 侵占 詐欺 搶劫
擄人勒索 販賣人體器官
販賣嬰兒
販奴
或者是蓄奴
以及藉事藉端來索賄 收賄
巧取豪奪 鯨吞蠶食
還有就是今天我們
全世界大家最重視的
智慧財產權
這些都是應當受到保障的
聖經裡面的例子有講到
像亞干
他就偷拿了耶利哥城裡面
這些人的衣服還有金銀
被上帝刑罰
還有亞哈王
他就搶占了拿伯的葡萄園
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
他就自己的私心
就拿到別人給他的禮物等等
何西阿譴責
何西阿還有耶利米先知
就譴責偷盜
這些都是聖經裡面的一些例子
但是我們今天
用在更廣泛的地方
最近這幾年台灣詐欺犯
行騙到全世界好多的地方
造成許多的家庭
傾家蕩產 家破人亡
這些事情都是傷天害理的
應當受到嚴厲的譴責
法律的制裁
第九條誡命是講到關於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別人
我把它解釋作名譽的神聖
第九誡
首要是對付不公正的問題
尤其是在法庭上面
誣告或者是作假見證
可能就會致被告於死地的
這是對神和對社會
都是嚴重的罪
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
可是好多的人
甚至為了要捍衛自己的名譽
甚至連犧牲自己的性命
都在所不惜的
我們有些把這個稱作死諫
所以在我們這個社會裡面
不管是私底下的
或是公然的毀謗
有意的造謠還是無心的傳播
都是對個人名譽極大的破壞
即使後來獲得平反了
甚至法律也已經給他澄清了
可是很難醫治
已經受傷害的人心
耶穌也曾經受人誣告
歷史裡面也有像耶洗別
買通別人來誣告拿伯
這些都是沒有辦法挽回的
所以像聯合國的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國際公約裡面
就是在世界人權宣言裡面的
基礎上面
通過一項公約
這個公約裡面的
第十七條就規定
任何人的隱私 家人 居所
以及通訊
都不應當受到
任意的或是非法的侵擾
他的名譽跟聲望
也不應當受到非法的攻擊
所有人都有權獲得法律的保障
免得受到侵擾或攻擊
這個更包括在
把今天在網路上面
也通通都把這個包括在裡面
因為網路上面
往往有這個匿名的特性
可是連這個網路上面
對別人這些的
惡意的誣告 毀謗等等的話
也都是不可以的
在法學界
他們有這樣子的名言講到
法律可以還我清白
但是不能夠還我公道
因為一個人受到別人
誣告 毀謗
甚至告到法庭上面去
即使後來已經還他清白
但是他這些年裡面的
心靈上面的損失 痛苦
都是沒有辦法來彌補的
第十誡就是講到不可以貪婪
這是講到動機的神聖
前面第六誡到第九誡
都是講外面的行為
而第十誡是講到內心的動機
其實遵行或者是違反神的誡命
不是從實際的行動開始
是從人的內心的動機
就已經開始了
從我們的動機思想
就要來事先做一個省察
就像耶穌講到登山寶訓
裡面也提到有一些
跟十誡相關的一些倫理的教訓
但是耶穌就是追溯
人的內心動機
耶穌就是追溯
這些律法誡命
它最原始上帝設立的
那個目的是什麼
這些都是我們應當要注意
所以第十誡
雖然它是最後一條誡命
你也可以講
它應該是第一條誡命
它是每一條誡命的一個起點
並且使整體的律法能夠內化
顯出人內心裡面
我們真實的光景
第十條誡命也是可以適用於
信仰群體裡面的每一個人
它裡面講到說
禁止貪戀別人的妻子
這個雖然是只限用在男人身上
可是它第二部分講到說
不可以貪戀別人的房屋 僕婢
田產 財物等等
也可以用在婦女的身上
所以不管男性還是女性
都是適用這一點
我們講到貪婪這個字
動詞貪婪
它原本就是一種
非常強烈的渴望或是喜愛
可以用在合宜的事情上面
也可以用在不合宜的事情上面
用在好的方面的話
比如說詩篇第十九篇
第10節講到說
上帝的律法比金子可羨慕
比極多的純金更可羨慕
那麼我們愛慕上帝的話語
這是用在好的方面
可是反過來
如果貪心是別人的東西
別人的財產
別人的配偶
這些就用在錯誤的地方
用在好的地方的話
這個字hamad這個動詞
它也是今天伊斯蘭教的創始者
穆罕默德
他的名字
就是從這個動詞衍生出來的
所以他的名字
原本的意思就是值得稱讚
但用在不好的地方的話
就是應當要來拒絕
我們講到說聖經裡面
講到人是有七情六慾
但是情跟慾的話
原本可以用在好的方面
好像說我們是有親情
我們有愛情
我們也有友情
這些是好的
慾望的話
包括我們有食慾 我們有性慾
我們有求知慾
這些都是好的
可是如果用在不好的地方
就變成邪情私慾
那個是要嚴嚴禁止的
那麼我們要遵守第十誡
我這邊提幾個
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第一
應當常存知足感恩的心
享受神的恩典
第二
享受主裡的安全感
不要為明天憂慮
第三
確認生命裡面的優先順序
相信神必定會賜福
第四個
欣賞並且敬佩別人的成功
真誠地為別人來祝福
第五個
學習施比受更有福
樂意與人來分享
申命記裡面講到說
我們這些有福的人
就要把上帝給我們的福氣
分享給其他人
這樣子讓我們可以真正的
從內心裡面來遵行十誡
關於十誡
我們在申命記裡面
跟出埃及記
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
出埃及記裡面
是上帝直接頒布
所以只是簡單地記下來
而在申命記裡面
是在十誡的前後
加上了一些文字的說明
就是摩西把這個來龍去脈
跟他們講了
前面第五章的
第1節到第5節那裡
講到我們當初是
立在上帝的面前
上帝把這個十誡頒布給我們
上帝是直接頒布給所有的人的
可是摩西就強調說
不是給古時候的人
而是給我們今天在這邊
聽我講解的這些人
但是五章22節
到第六章的第3節那邊
摩西再繼續講到
再把當時的情況
跟以色列人做說明
講到上帝給以色列人頒布律法
在十誡以後
就有一個很大的轉變
從直接的談話變成
藉著摩西作為中保
告訴給以色列百姓
這個當然也顯出摩西的
獨特的角色
光榮的地位
但是從此以後
就是摩西變成了
耶和華的代言人
跟之前上帝直接頒布給
以色列百姓十誡
是不一樣的
這邊我們看到
它講到三個要點
第一就是
百姓請求摩西作中保
第二
耶和華接受百姓的請求
第三個
摩西繼續呼籲百姓
要遵行耶和華的律法
百姓請求摩西作中保
摩西就講到我們當時的景況
百姓看到在那個山頂上面
有烏雲 有閃電 有雷轟
甚至百姓站在那個山腳下面
整個地就震動
百姓就很害怕
就說 上帝直接跟你說
你再告訴給我們
不要上帝直接跟我們每個人講
摩西把這個話就告訴給上帝
上帝也就允許了
所以我們看到從24節到27節
這邊有幾個
24節上是講到
他們看見神的榮耀的偉大
24節中講到
他們聽見上帝頒布十誡
24節下是講到
他們驚訝自己竟然還活著
但是25到26節就是這些
眾人他們就懼怕自己會死亡了
27節上
他們請求摩西作中保
27節下
他們說 我們承諾
我們一定要聽從上帝的話
不過28到31節
耶和華允許了百姓的請求
但是也對摩西有一些的指示
耶和華聽見百姓說的話
也同意他們所說的
不過耶和華對百姓還是存疑的
所以在29節那邊講到說
惟願
好像看起來上帝對百姓
真心誠意的那個回答
日後上帝還是存疑的
在這邊也暗示上帝對這個百姓
有一些的不高興
並對以色列民的順服聽命
有所保留
雖然他們沒有像他們父母親
那一輩一樣悖逆神
不過終究他們還是有些地方
是不太好的
那麼我們再繼續看到
摩西最後在五章的32節
到第六章第3節那邊
對百姓勸勉
五章32到33節是勸勉他們
遵行耶和華的話
不偏左也不偏右
就是他們個人可以蒙福
六章的第1節 第2節是講到
教導百姓耶和華的話
他們要敬畏耶和華
他們的子孫也都可以蒙福的
六章的第3節講到
聽從耶和華的話
他們可以人數增多
全民都蒙福
所以我們看到
從外在的行為 生活的方式
進一步講到內在的動機
跟絲毫的態度
最後講到應許的成就
跟年長日久
這邊我們最後有一點
就是信仰的反思
信仰的反思裡面有幾個
五章22節再一次講到
你們得到這個
上帝把十誡寫在石版上面
不可以加添
也不可以減少
這是跟前面
第四章的第2節那邊講到
不可以增添
也不可以刪減
一樣是有正典的意思
但是這個跟摩西他講解律法
告訴給以色列百姓
並不相衝突的
因為摩西是以一個牧師
以一個教師的身分
來教導以色列百姓
我們也要講到
聖經裡面幾個原則
上帝賜下的恩賜
是一賜下來就不會收回的
出埃及的第一代
百姓他們失敗了
他們不能夠進入到應許之地
可是上帝給以色列百姓的恩典
是不會收回的
就轉移到第二代身上
所以上帝的恩典
如果說是賜下來
人如果不配領受的話
上帝就把這個恩典
就賜給另外那些人
他們可以來接受
第二個 我們看到上帝
祂是主動溝通的上帝
祂不是偶像
有耳不能聽
有口不能言
上帝創造
從祂宣告要有光來開始
上帝審判
就是從祂質問亞當開始
上帝拯救
就由祂呼召摩西開始
上帝立約
就是由祂宣告
我是耶和華
也是神來開始
先知宣講
也是講到耶和華祂的話臨到
基督降世
就是祂的話語就道成肉身
來到我們當中
住在我們中間裡面
所以都是上帝祂是主動
要藉著祂的話語跟人來溝通
第三個
上帝的話語發出來
都不會徒然返回的
要產生人的回應
帶來天上的祝福
好像在以賽亞書五十五章
那邊講到說
神的話語就好像天上的那個
雨水 甘露降下來
讓這個地就可以產生五穀
讓人就可以來回應上帝
好 我想我們今天在這邊
就已經先講完了這個十誡
其實我還會看到
後面從第六章開始
摩西還是從十誡的第一誡
第二誡 第三誡
一條誡命 一條誡命
再一次去進一步地解釋說明
我們會再仔細地來討論
但是大家還是看到
那些也是針對摩西當時的情況
中間好多情況
在我們今天
時間 地點 對象不同
還是要加上一些新的解釋
再應用
這些就是以後我們更多的功課
我們今天先到這個地方
謝謝大家
求主賜福各位
讓我們作一個聽從話語
遵行主話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