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有仇必報,但是聖經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作法其實是「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飯吃;若渴了,就給他水喝。」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嫌隙,往往是「事件」引發的,所以我們應該要學習針對事件,而不是針對人。
這些禮物要送給誰
滿桌都是
我們通常都送親戚朋友
今天聖經要告訴我們
另外一個觀念
聖經說
你的親朋好友
感情都已經很好了
你送禮
並不會讓你們的感情更好
最需要送禮給誰
你的仇人
仇人
要化解
所以我們說
冤家宜解不宜結
冤仇不宜結
因為你若結冤仇
那沒完沒了
之後冤冤相報
你想報仇
他也想報仇
原本有理由的人
原本對的人
講到後來都變不對了
已經全部亂了
所以今天的聖經跟我們說
若有你討厭的人
他若餓了就給他飯吃
他若渴了就給他水喝
這就是在挑戰人性
人性就是說
我的朋友
你對我好
我也對你好
你若對我不好
我也對你不好
這是人性
這是很正常的
但是你若是讀過聖經的人
你就有不同的想法
聖經說
就是他對你不好
你需要化解
人與人之間我老實說
沒什麼深仇大恨
坦白說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第一個叫做誤會
誤會就是
你沒這個意思
他認為你有這個意思
你沒講這句話
他認為你有講
誤會
你是沒看到他而已
他說你都不理他
誤會
因為兩個人的背景不一樣
所以你做這件事是好意
他把你當成是惡意
所以人與人之間
很容易產生誤會
同事之間
或是陌生人之間
很容易產生
第二種
為什麼會變成仇人
我看你不順眼
你看我也看得很討厭
背景
兩個人個性不一樣
兩個人成長的背景不一樣
做事情的方式不一樣
所以兩個人相處之後
會產生衝突
衝突之後
產生負面的情緒
產生我對你的怒氣
產生我對你的不滿
所以這是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雙方站的立場不同
我是老闆
你是員工
立場當然不同
我要你多做一些
你要我多給你薪水
所以叫做勞資雙方的對立
比如說我是父母
父母管教孩子
孩子不喜歡被管
立場
因為立場的緣故
所以帶來關係的一個緊張
這是第三種
我現在說的
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請你要記住
人與人為什麼會有衝突
第一 誤會
為什麼你有仇人
為什麼你討厭別人
別人討厭你
大部分都是因為有誤會
第二
若不是誤會是什麼
個性不合
看不順眼
你討厭他
他討厭你
這不是說兩個人是壞人
是因為
你跟他的某些價值觀不同
產生衝突
第三
人與人為什麼會有問題
因為角色
我的角色和你的角色
剛好是對立的角色
那個角色的衝突
會帶來人與人之間
關係的一個緊張
還有第四是什麼
第四就是說
因為我的價值觀
甚至我的宗教
就是說
有一件事我很看重
我看重的事情
和你看重的事情
這兩者本身剛好是有衝突的
比如說我覺得
世上只有一位神
你認為世上很多神
一位神和很多神
這本身
它的教義本身就有衝突
這個本身就是這樣
我認為
在世為人就是要忍耐
在世為人就是要吃很多苦
你認為
在世為人就是要及時行樂
所以我的價值觀和你的價值觀
我的宗教和你的宗教
我所追求的和你所追求的
完全是兩回事
所以這樣
也會產生兩個人的衝突
所以經過這樣分析之後
你會瞭解一點
就是說
所有這種人與人的衝突
都是可以化解的
只有一種最難化解的就是
真的
你有傷害我
我想這點
我們最後再來談這件事
就是說
比如說我出車禍撞到你的家人
結果很不幸讓他過世了
或是說我的孩子傷害你
或是我陷害你
我倒你的會
我對你怎樣
就是
我真的有直接傷害到你
所以你討厭我
兩個人有金錢的糾紛
所以你討厭我
有利益的衝突
所以你討厭我
我們是不是先分成兩個部分
一個部分就是說
人與人的衝突
是真的有產生傷害
這個我們最後再來談
我們先處理前面
我先說的這個部分
人與人之間
有很多時候你說我有仇人
我討厭他
他也討厭我
我就是看這個人不順眼
我就是不想跟你相處
我跟你就是不合
這種情形
大部分是我剛才所說的
是觀念上
背景
想法
大家不一樣
大家沒辦法認同
這是很正常的
你當一個人活在世上
你不可能期待
每一個人都認同你
你也不可能期待
我的想法
我的說法
我的觀念
能讓所有人都接受
大家都認同我
那是不可能的事
一樣米養百樣人
每一個人
生活方式都不同
這個我們要接受
所以
聖經給我們的教導是這樣
聖經給我們的教導就是說
若有人討厭你
或是你很討厭另外一個人時
你要將這個人和事情
要分成兩種
想法不同
你會瞭解
他的想法跟我的想法不一樣
可以合作嗎
沒辦法合作
因為兩個人的觀念差太多
所以我沒辦法跟你合作
但是我沒辦法跟你合作
不表示我討厭你
重點在這裡
所以聖經說
你若有仇人的話
你現在這個仇人
他若餓了
你就給他飯吃
他若渴了
你就給他水喝
這樣大家聽懂了吧
我們不能到一個地方說
你是佛教徒
我是基督徒
你餓你餓死好了
祝你早日超渡
不能這樣
如果你的宗教信仰
你可以不認同他的信仰
他也不認同你的信仰
但是他若餓的話
你也要給他飯吃
他若口渴
你也要給他水喝
你不能因為
我們的宗教立場不一樣
你餓死好了
這絕對不行
所以聖經是說
我們人要分清楚
其實簡單說
世上沒什麼你真正的敵人
敵人
那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哪有什麼真正的敵人
連耶穌被冤枉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
耶穌怎麼說
耶穌說
上帝啊
赦免他們
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他們若知道我是上帝的兒子
他們若知道我是要來拯救他們
他們不會把我釘在十字架
所以上帝
請祢赦免他們
這就是耶穌讓我們學習之處
別因為一個人有傷害你
別因為一個人對你做了什麼事
你就一定要討厭他
不是這樣
人與人之間
不可能都完全一樣
所以人與人之間
他的想法跟你不一樣
誰對
交給上帝
上帝會處理
對錯這件事
我們交給上帝處理就好了
我們不要自己來
因為你若自己來的話
你的情緒出來時
無形中我們就變成上帝了
我們就會說
世上哪有那種人
那種人很可惡
我們就開始定他的罪
我們就開始對他不滿
我們會有很多我們的情緒
會發洩在那個人身上
發洩在他的身上
這樣是不對的
他這麼想
就算他這麼想不對
那也是上帝的事
不是你我的事
對吧
這個人想事情想錯了
那是他與神的關係
輪不到我們審判他
我們不是神
上帝又沒有派你去審判他
所以你可以對大家公開表達說
我不認同
我覺得他這樣做非常不好
我覺得他這樣做
會傷害到很多人
我覺得他這樣做的後果
是什麼什麼
可以說
這些你都可以說
因為你是在講事情
你是在講這件事情
你講事情時會提到人
但是並不表示你討厭這個人
萬一這個人今天快餓死了
你有東西可以吃的時候
你還是要給他吃
你不能只照顧這些認同你的人
不認同你的人
你都不照顧
若這樣的話
這個世界會變得很可怕
所以我們基督徒
今天這句話是很重要的
我們基督徒要很清楚瞭解
一個人你無法認同他
甚至聖經說
有一些人你連跟他吃飯都不行
是啊
你沒跟他吃飯
並不表示
你希望這個人待會出去
最好他明年得癌症
不是這樣子
所以我們基督徒
有時候要很小心
你別看到其他宗教出紕漏
其他某某大師
某一位師父
某一位師父怎樣怎樣
你就在旁邊說
這樣好 這樣好
很好
讓你出紕漏這樣很好
那叫做幸災樂禍
那不是我們基督徒的態度
我們知道他不對
我們知道他做的事情不好
但是你要知道
那是上帝在審判他
不是我們在審判他
我們可以說他犯錯之處
你若針對某一個宗教斂財
我們若跟他說
你這樣斂財不好
你這麼教不對
你可以說
你不是不能說
你可以說
但是你說的時候不是說
我很討厭這個人
我希望他趕快發生不好的事
我希望這個人
趕快離開這個世間
這種態度是不對的態度
這就是今天這節經文的重點
這其實是聖經中
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但是很多人他搞不清楚
我們人就是這樣
我若不認同你
我討厭你
我對你不滿的話
再來我就想在背後整你
我就想看到你漏氣
我就想看到你遭遇不幸的事情
我若看到你倒楣時
我就痛快得很
我就高興得很
聖經說
這樣不對
你為什麼有這種態度
因為你已經在無形中
自以為是神在審判世人了
你自己不知道
這種心態是很可怕的心態
重要的一個話題
休息回來之後我們繼續談
歡迎回到劉三的節目
今天跟大家談一個
很重要的觀念
我們活在世上
人與人之間
難免會不對盤
難免
一定會
有時候有誤會
有時候是觀念不一樣
有時候是立場不一樣
有時候是背景不一樣
我們的價值觀不一樣
這都會造成我們跟別人之間
不可能我跟每個人都是好朋友
不可能
所以聖經教導我們
你若遇到這種不認同你的人
或是你不認同的人
並不表示
你們兩個人像仇人般
不是這樣
我們人都是罪人
世人都犯罪
我們多少都有自己的缺點
都有我們的弱點
不可能你看的事情都準確
不可能你提出的意見都正確
不可能
這點我們要心中有數
既然不可能
我也會犯錯
別人為什麼不會犯錯
我若接受我的錯誤
那別人犯錯時
我們是不是就原諒他
所以他若想吃的話
他若餓的時候
你也要給他吃
他若口渴
你也要給他水喝
所以這是重要的觀念
但是我要強調一點
你知道有一種人是這樣
有一種人
他就變成去討好
只要有人對他不滿的話
快點
我們去送禮
你不要這樣子
這不是聖經這句話的意思
我要把話說清楚
不然有些基督徒不瞭解
用字面的意思
他認為
只要有人對我不高興
我主管罵我而已
快點快點
我明天就提一盒水果送他
說小的不好
這變成一種很沒有尊嚴的生活
這絕對不是聖經的意思
不是說
只要有人對你有什麼不滿
你就要趕緊主動
要去安撫他
要去跟他道歉
要去跟他彎腰
讓別人很歡迎你
讓別人能接受你
那就叫做諂媚討好
那叫做狗腿對吧
那樣不對
作人要有尊嚴
親愛的朋友
上帝只是說
不讓我們常常結冤仇
因為你跟別人的誤會
若有誤會要解釋清楚
是不是你好像對我有什麼...
是不是我們有什麼誤會
我說給你聽
你瞭解我 我瞭解你
誤會就化解了
如果是說
我們兩個人的立場不一樣
互相體諒
說抱歉
這不是我的意思
我今天當老闆
我就必須堅持
我今天當警察
我就要開你罰單
我若不是警察
我放你走
我是警察我沒辦法
這種情形你要讓對方瞭解
我也曾遇過被警察開罰單
這難免
開罰單的時候
警察也很有禮貌說抱歉
我也很不想開你罰單
沒辦法
因為上層有交代說
我們現在就是
執法這個部分
我們要抓嚴一點
我也很不想開你罰單
若可以的話我不開你罰單
大家的日子都好過
我沒辦法
我擔任這個角色
我當一位警察
我就是要開你罰單
他若好好跟我說
我也是說
好啦 算了算了
雖然我自己也覺得很冤枉
對吧
因為有的違規停車
政府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停車位
還叫我不能停
除非我都不要開車
但是有時候我就是需要開車
所以難免我就臨時停車
我也希望警察對我網開一面
你也體諒我不是故意要停的
我就沒辦法
要接孩子
我三十秒這樣
剛好這樣你也要抓我
有時候我們...
你瞭解意思吧
人與人是怎樣
就是你的立場和我的立場不同
你若是警察
你就是要開罰單
我是民眾
我覺得你應該要體諒我
這個立場不同
這該怎麼辦
這就是大家互相體諒
如果觀念不一樣呢
我的觀念是這樣
你的觀念是那樣
兩人的觀念就完全不同
觀念不同怎麼辦
觀念不同就是要溝通
我瞭解你的觀念
你瞭解我的觀念
我不認同
但是我可以瞭解你是這麼想的
我也接受你這麼想
別人要這麼想
我們不能強迫
每個人都照我們的方法想事情
是不是
不可能
有人認為這樣是對的
有人認為那樣是對的
那就像我們說的
有人愛吃清淡的
有人愛吃重鹹的
有人愛吃臭豆腐
有人愛吃榴槤
你怎麼辦
有人就不愛吃
有人吃這個會過敏
有人很愛吃這個
這些
活在世上我們要學習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我們要學習
所以這些事情
你若看得透看得開
自然
你當人不會這麼痛苦
所以這是聖經的意思
不要因為有人跟你不一樣
你就想跟他拚命
想看到他死
想看到他不好這樣
這是沒意義的事
我們節目最後要處理一個情形
萬一有人是真的受傷害呢
兩個人金錢的糾紛
兩個人真的有什麼困難時
若有這種事情的話
照聖經所說的
你若要來敬拜上帝時
你要讀聖經
你要禱告的時候
你若想起你有虧欠別人
你若想起
你跟別人有什麼不對盤之處
你要去解決
所以你若覺得
這件事我欠他錢
我不對
你就要有誠意去解決
你就要將這筆錢還清
你說我沒錢可還
沒錢可還
你也要有一句話
對吧
不然你也跟他說抱歉
我真的沒錢
是我不對
但是我真的沒錢
我現在這樣
我怎麼辦
大家來協商
這件事要面對
不能拖延
要提出一個方法
你欠銀行錢
欠政府錢
也一樣
你若說在美國
開刀看病很昂貴
那些醫藥費
那是好幾十萬的事
怎麼辦
不能因為你沒有錢
院方就不救你
所以照樣開刀
照樣治療
現在出院帳單來了
這樣怎麼辦
帳單來了
我們跟院方開始協商說
怎麼辦
我真的沒錢
我又不是愛生病
我真的沒錢
現在怎麼辦
所以院方可能會說
好啦
這樣...
不然我幫你打折
因為我若一塊錢都收不到
我不如收你一半的費用
這都是大家可以溝通的
意思就是說
世上沒什麼問題是不能解決的
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像耶穌
被釘十字架
還一定要說
主啊 祢赦免他
這是耶穌做得到
我們不一定做得到
當然你若做得到
這是一級棒
很好
但是你若做不到的話
我想你也能自己想想看
我做不到一百分
但是我可能可以做到五十分
我如何面對
所以你若跟別人有衝突時
你受到傷害時
我想我們就要解決
說現在怎麼辦
是你要賠我
還是我要賠你
是你要道歉
還是我要道歉
還是我們兩個人
我們請一個公證人來說
兩個人都有錯
兩個人互相
針對自己不對的部分
我們跟對方道個歉
這件事要處理掉
萬一有些事情是無法處理掉
無法處理掉
你怨恨他
也沒有解決你的問題
你怨恨一個人
看到他遭受報應
你好像在說
我的心情會比較好
但是你心情好那是假的
因為你的損失已經造成了
這件事已經不可能改變
時間不會倒退再重來了
你就是要接受
這是人生最痛苦的事
最痛苦的就是
有些不幸的事情已經發生
無法改變的時候
你如何接受它
所以若有人真的是傷害你很深
你不是無條件就送禮給他
不是這樣
是說
你要先解決
要先找人跟他溝通
讓他知道
你為什麼對他很不滿
或是說
他為什麼對你很不滿
大家把話講清楚
講完之後不一定會認同
不一定會同意
但是至少你瞭解
瞭解之後
聖經的意思說
你別再繼續怨恨這個人了
因為你怨恨
問題也沒有解決
他死了
你也不會比較快活
反而有時候
對方若死了之後
你會更失落
就是說
他這樣死了就算了嗎
他怎麼這麼快就死了
我是要看他活著受很多痛苦
他怎麼這麼快就死了
他怎麼這麼簡單就死了
他怎麼可以死
有時候
你是用別人在折磨你自己
那個沒必要
所以聖經說
不要結仇就對了
所有的冤仇都要想辦法處理
該賠償
該道歉
該處理
該提告
該上法院
該怎樣
我們就是用這個方式去處理
讓我們這個世間
變成一個公義公道的世界
下一集
請繼續收看劉三的節目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