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家,我們就不可能存活和長大。在舊約的時代,只有以色列人是上帝的百姓,其他國家的人都是外人;而到了新約時代,上帝的子民不再是用血統、種族來區分,上帝百姓的身份不再是猶太人的專利,而是用我們信仰的對象來區分。
各位弟兄姊妹
大家平安
歡迎收看空中主日學的節目
我是陳志宏牧師
我們這一系列的信息
是有關新約聖經當中
以弗所書的真理
有些時候我們說
某一對夫妻有夫妻臉
其實原本他們是沒有夫妻臉的
只不過結婚相處久了之後
互相影響
很多的觀念
做法跟想法越來越像
我們有另外一句話
叫做相由心生
我們裡面的心情 情緒
會影響到我們的容貌
所以夫妻臉的說法
是有某個程度的道理
不是因為他們很像
所以會結婚
而是因為他們結婚之後
互相影響
然後彼此面容越來越接近
當我越作教牧輔導
婚姻輔導的時候
我就發現
家庭對一個人來說
實在是太重要了
我們一生的遭遇如何
其實很多時候
受到我們自己家庭背景
極大的影響
很可惜的是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
問題很多的家庭
就遠超過功能正常的家庭
所以我們每個人
其實都帶著一些
原生家庭所受到的傷害
繼續成長
差別是
有人傷害很多
有人傷害比較少
不過我們除了
受到原生家庭很大的影響之外
我們日後自己成立的家庭
也會對我們產生極大的影響
只要我們有一個開放
願意成長跟改變的心
我們在新家庭建立的一些經驗
可以抵銷跟扭轉一些
我們在原生家庭一些
比較負面的影響力
而且我們要感謝上帝的是
祂為我們預備一個
屬靈的大家庭
祂要透過
祂為我們預備的屬靈的家
來祝福我們
來施恩給我們
來改變我們
以弗所書二章19節是這樣說的
什麼是外人和客旅呢
如果你所住的地方
不是你的家鄉
或是你從其他的城市
來到你現在所居住的城市
來讀書或工作
或者是你曾經有出國去讀書
或就業的經驗
你就比較容易
體會這句話的意思
出門在外
總是有很多不方便之處
我在2001年到2002年當中
我有一年半的時間
在新加坡讀書跟進修
我記得我在新加坡
光申請電話就等了一個多月
為什麼呢
因為我要先辦好
學生的居留簽證
我才有辦法去申請電話
而每一個手續
要辦居留簽證
每一個手續都要好幾個星期
才會跑完流程
人在國外
你就會深刻地體會到
外國人跟本國人
在各方面所受的待遇
是很不一樣的
外人跟客旅就是
不是自己人的意思
其實不單是猶太人
我們華人在內
每個民族待人都是內外有別
同樣一件事情
自己人就沒有關係
外人就很有關係
在舊約的時代
只有以色列人是上帝的百姓
上帝的子民
其他國家的人都是外人
到了新約時代
上帝的子民不再用血統
用種族來區分
上帝的百姓的身分
不再是猶太人的專利
而是用我們信仰的對象來區分
所以當我們信耶穌
接受耶穌住在我們心裡那一刻
我們就跟上帝有一個新的關係
我們成為上帝的兒女
上帝是我們的天父
而在這個同一個時刻
其實我們有了一個
跟上帝家的新的關係
因為有許多人
比我們早成為上帝的兒女
所以我們信耶穌
不單有一個
從耶穌而來的新生命
同時我們也加入一個
屬上帝的大家庭
我們在耶穌基督裡面
我們就成為一家人
家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們沒有家
我們就不可能存活跟長大
因為我們剛出生
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
我們沒有辦法獨立生存
我們需要有人餵食
我們需要有人保護照顧
然後教育
這些大部分都是父母做的
有些家庭可能是其他的家人
比如說祖父母
外祖父母
姑姑 叔叔 舅舅 阿姨
這些人做的
就算是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
孤兒院其實也是一個大家庭
有院長跟其他的老師
來照顧幫助院童成長
我們不單小的時候需要家
我們長大的時候仍舊需要家
我們需要歸屬感
我們需要有愛我們
跟被愛的對象
當我們遇見困難的時候
家人通常是最願意幫助我們
支持我們跟陪伴我們的人
同樣的
跟上帝家的關係
對一個基督徒來說
也是非常重要的
僅次於我們跟上帝的關係
因為如果沒有上帝的家
就是教會
我們也沒有辦法得救
不知道我們中間
有沒有人在你信主之前
是從來沒有基督徒
對你傳過福音的
每次我問人這個問題的時候
多半沒有人舉手
偶而少數會有一兩個人舉手
我們用聖經的例子來說明
使徒保羅
雖然是在往大馬色的路上
被上帝的大光光照
而悔改跟信主
但是他之前
是聽過司提反的見證
他看司提反被殺的時候
被害的時候
那個榮耀的景像
後來他被大光光照之後
是有一個信徒叫做亞拿尼亞
去為他按手禱告
他瞎了三天的眼睛才得以看見
即使我們中間可能有些人
你是自己讀了聖經或福音單張
或是你聽了
看了福音節目
譬如說好消息電視台的節目
你就信主了
但是我們要思想一個問題
聖經跟福音單張
是其他基督徒製作的
福音節目
也是其他基督徒製作的
我們必須有其他基督徒
我們才有可能得救
不單我們的得救
跟教會有密切的關係
我們基督徒的生命
是豐富或貧乏
跟我們其他基督徒之間的關係
也有很密切的相關
一個基督徒不可能
孤孤單單地作基督徒
還有豐盛的生命
上帝非常看重
我們跟其他基督徒之間的關係
在馬太福音十八章19節說
當然我們每一個人禱告
上帝都樂意垂聽
不過上帝更樂意成就
幾個基督徒同心合意的禱告祈求
有一次倪柝聲弟兄
到一個鄉下的地方去講道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原因
他那一次事奉
感到非常地軟弱
剛好那一次
沒有其他的同工跟他一起同去
加上他去那個地方很偏僻
當地的信徒
也沒有受到什麼好的教育
所以他只好一個人拚命地禱告
禱告了很久
可是情況仍舊沒有改善
不得已
他就只好把自己的光景
告訴當地的幾個基督徒
幾個不識字的莊稼漢
跟他禱告一陣子之後
他竟然感受到上帝強烈的同在
在接下來的事奉當中
講道非常有能力
所以倪柝聲弟兄後來
一方面
向上帝承認自己驕傲的罪
因為他先前輕看了這些弟兄
另一方面
他對教會的真理
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跟體會
親愛的弟兄姊妹
當我這樣稱呼大家的時候
表明我們在耶穌基督裡面
我們是一家人
對現代的社會來說
這實在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我們的家庭組織
已經從傳統的
多代同住的大家庭為主
演變到現在
是以父母跟孩子同住的
核心家庭為主
當然大家庭制度
有它的優點跟缺點
大家庭制度的缺點就是
人際關係很複雜
很多時候
為了這個大家庭或家族的利益
或者是名聲
常常會犧牲個人的需要
或者是發展
有些時候我輔導年輕人
婚前輔導的時候
就會問他們說
除了父母之外
有沒有什麼
嬸嬸婆婆有什麼意見
有些時候
他們的意見還很難處理對不對
父母沒有什麼意見
但是這些三姑六婆很多的意見
這是大家庭的問題
可是大家庭也有它的優點
它的優點就是
有很強的社會支持網絡
一個人如果遇見困難
他可以得到很多
來自家族力量的幫助
核心家庭的優缺點
就是大家庭制度的反面
核心家庭
每個人擁有很大的自主權
我們享受比以前更多的自由
我們要做決定就做決定了
但是相對地
我們容易落入
孤單跟無助的狀況
特別在現在這個少子化的趨勢
越來越明顯
每個家庭只生兩個一個小孩
問題就格外地嚴重
當我們遇見困難的時候
我們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助我們
而在耶穌基督裡面
我們成為一家人
基本上可以融合
大家庭跟核心家庭的優點
但是卻有效地
降低了兩個方面的缺點
在教會當中
基本上我們每個人
每個家庭
我們都還是各自獨立的
我們擁有自己的自主權
我們不會被迫
做一些自己不想要的犧牲
但是在教會這個大家庭當中
當有一個人
或有一個家庭有需要的時候
我們可以透過傳遞負擔
我們彼此代禱
彼此幫助
彼此扶持
這是出於志願的付出
可是卻可以讓有需要的個人
或是家庭
得到及時的幫助
然後現在每個家庭所生的孩子
一個 兩個
所以其實對孩子而言
這是非常孤單的
他沒有太多的兄弟姊妹可以互動
可是來到教會當中
有很多同年齡的朋友
年紀相仿的
哥哥 姊姊 弟弟 妹妹
還有年紀大一點的
叔叔 伯伯 阿姨
還有年紀更大的
爺爺 奶奶
這些人都是
我們這個屬靈大家庭的成員
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生命當中
有許多的學習
從他們的身上
得到很多的祝福跟幫助
我記得我們教會有一個年輕人
她的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
就過世了
所以後來當她要結婚的時候
她是一個姊妹
我們婚禮通常是需要
女方的主婚人牽著新娘
走到禮堂前面去
她的父親已經過世了
她就找到我們教會的
一個年長的伯伯
這個伯伯平常
非常關心這些年輕人
她就邀請他成為她的主婚人
帶著她走過紅地毯
把她交給她未來的丈夫
我們在教會這個大家庭當中
我們可以得到很多的祝福
保羅在這裡
除了用家庭的比喻之外
他用另外一個相關的比喻
就是建造房子的比喻
來說明教會的真理
二章的20到22節
房角石就是
一棟建築物
放在地基的頭一塊石頭
主耶穌這個房角石所建築的
是什麼建築物呢
主耶穌就是聖殿的房角石
聖殿是上帝的居所
所以當我們信靠耶穌之後
聖靈住在我們裡面
我們就成為聖殿的一個部分
保羅說
我們每個信靠上帝的人
都可以成為
上帝建造聖殿的一部分
通常一棟建築物
不會只有一個房間
一棟建築物
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房間
房間越多
代表這個建築物
可以居住或使用的人越多
這個房子的功能越多
越有價值
上帝建造的房子是聖殿
不過不是有形的聖殿
而是無形的聖殿
就是教會
我們每個基督徒都是
建造這個聖殿材料的一個部分
彼得前書用活石
來形容我們這些
信靠跟跟隨耶穌的人
其實每一塊石頭
剛開始都是有稜有角的
所以當我們
要把幾塊石頭放在一起
成為房間的一個部分
我們需要做磨合的工作
可能需要把這塊石頭的角去掉
把那塊石頭這邊磨得小一點
光滑一點
然後這幾個石頭
才能夠拼湊在一起
形成一面牆或一個屋頂
或是建築物的某個部分
如果我們自己不願意被削減
不願意被琢磨
被調整
那麼我們可能就沒有辦法
成為一個合用的石頭
被安置在這個聖殿的某處
所以親愛的弟兄姊妹
我們每個人的個性不同
恩賜不同
興趣不同
我們人生的經歷也不同
上帝要建造聖殿的時候
祂就揀選了
各式各樣不同的活石
因為這個聖殿
要彰顯出祂豐富的榮耀
所以祂就需要各樣不同
多彩多姿的活石
不過當這許多的活石
要開始建造成為聖殿的時候
每個活石就需要受到
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雕琢
這樣我們才可以
跟其他周圍的活石
有比較緊密的結合
越願意被雕琢的活石
用處越大
因為願意被雕琢的活石
可以隨著環境的需要
做比較大的變動
反過來
如果我們不願意被上帝所雕琢
我們可以被上帝使用
來彰顯祂的大能跟榮耀的機會
就會越少
因為上帝每次要用我們的時候
祂總是覺得卡卡的
跟這塊活石配
不合
跟那塊活石搭
也不搭
最後試了半天
找不到合適的地方
可以跟其他的活石
形成建築物當中的一部分
怎麼辦呢
只好暫時先放在一邊
看看有沒有哪一天
可以找到合適的用途
可以跟別人搭在一起
但是如果我們願意被雕琢
甚至願意被敲打
那麼這個地方也可以用
那個地方也可以用
實在是處處可用
這段聖經告訴我們
聖靈要在我們的身上工作
讓我們這些建造聖殿的材料
經過雕琢之後
我們品質越來越好
而且讓我們
跟其他弟兄姊妹的關係
我們經過磨合之後
我們的默契越來越好
我們配搭起來越來越順暢
然後我們就可以
帶來越多的祝福
結果就彰顯
上帝在我們這些聖徒身上
所要得的基業
有何等豐盛的榮耀
所以我們再一次來思想
成為基督徒是什麼意義
一個基督徒除了
有從耶穌而來的新生命之外
我們還要加入一個教會
一個屬上帝的家庭
我們學習過一個
愛的團契的生活
如果我們不是
活在一個愛的團契當中
我們就沒有辦法體會
基督徒的生命有多豐盛
什麼是愛的團契
愛的團契就是
我們跟其他幾位基督徒
有密切的生命關係
我們會定期地聚集
我們會彼此坦誠分享
我們生命當中
面對的困難跟需要
我們彼此代禱 扶持
我們用上帝給我們的恩賜
彼此服事
彼此建造
一個愛的團契最容易具體成形
是在人數比較少的小組
或是團契當中
因為通常教會
參加主日崇拜的人數比較多
我們不太容易
在主日崇拜當中
跟其他的基督徒
有比較深入的分享跟交通
當然有些時候
我們有兩三個人的屬靈同伴
我們可以很深入地交通
不過兩三個人
所擁有的屬靈的資源跟恩賜
比較少
比較有限
如果我們面對的困難很大
兩三個人可以提供的幫助
比較少一點
所以在一個
六到十二個人的小組
或規模不超過
二三十人的團契當中
一方面
我們每個人
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分享
另一方面
我們要彼此造就
彼此相助
平均分攤到每個人身上
那個擔子不會過於沉重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的教會
要成立小組或是團契的原因
因為教會最重要的
不是一些節目
一些聚會
或者是活動
也不是組織跟制度
教會最重要的是愛的團契
小組跟團契是
最容易落實愛的團契的環境
接下來我們要分享的是
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
去參加小組或團契
才能跟其他的弟兄姊妹
經驗愛的團契的生活
很重要的是
我們每次去參加小組聚會
或團契聚會的時候
我們要帶著一個
願意祝福別人的心
多過想得到祝福的心
如果我們只想得到祝福
這叫做屬靈的消費者
如果我們願意祝福別人
這叫屬靈的生產者
我們可以稍微想像一下
一個家庭如果有十個人
只有兩個人
甚至只有一個人是生產者
其他八九個人
不管他年紀多大
每個都張大嘴巴嗷嗷待哺
那麼這個家庭
每個人多半會營養不良
而且會經常吵吵鬧鬧
為什麼
因為每個人都希望
自己的需要先被滿足
如果他看見
別人的需要先被服事
他心裡面就老大不高興
可是如果一個家庭有十個人
有五個六個是生產者
甚至十個都是生產者
或許我們每個人提供的
生產的不盡相同
數量有多有少
可是每個人
都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那麼這個家庭的每個人
可以分享的祝福
跟領受的祝福
就格外地豐盛
當我們參加小組
或團契聚會之前
不一定
我們每次的心情都很快樂
我們屬靈的光景
不見得每次都很好
但是重要的是
在地上有兩三個人
奉主的名聚集
主就在我們中間
我們的主是樂意施恩的上帝
上帝施恩
喜歡透過祂的身體
就是教會
就是我們這些基督徒
所以不要太擔心
我們有沒有能力祝福別人
重點是我們願不願意
成為上帝施恩的管道
只要我們願意
上帝一定可以透過我們
去祝福別人
而且非常奇妙的是
當我們願意
成為恩典的管道的時候
我們就會先蒙福
因為上帝要
透過我們去祝福別人
所以上帝要給別人祝福的時候
那個祝福會先到哪邊去
先到我們的身上
才會流出去
我們要相信
上帝一定會使用我們
去祝福別的弟兄姊妹
因為這是祂永恆的心意
讓我們每一個人
都選擇成為一個屬靈的生產者
而非一直停留在
屬靈消費者的階段
再來
我們學習主動地
去關心一兩位弟兄姊妹
也是經驗愛的團契很好的方法
我們可以試著去幫助陪伴
一些比我們晚信主的基督徒
或是還沒有信主的福音朋友
當我們去幫助一個初信者
學習真理
在屬靈的事上有成長
或我們幫助福音朋友
更多明白救恩的真理的時候
往往我們自己會對真理
有比以前更多的認識
我們對上帝的慈愛跟權能
有更多的體會
即使可能有些人
剛剛信主幾個禮拜
幾個月
上帝也可以使用你的禱告
去祝福
比你先在耶穌基督裡面的信徒
而且如果我們可以向一些
還沒有信主的家人朋友
作見證 傳福音
我們也可以把他們
帶到這個愛的團契當中
我們教會有個姊妹
信主一年多的時候
她是我們教會當中
最有愛的行動力的肢體之一
她每天早上
都到教會來參加晨禱
然後她參與在我們教會
在附近的學校
得勝者課程的教導
她有空的時候會去
我們教會附近的一家育幼院
去探訪
因為我們有一個姊妹
在那個育幼院當中工作
她也關心
她好幾個好朋友的家庭
向她們作見證
傳福音
因著這個姊妹的
愛心的關懷行動
不久她就帶領一位
她以前的同事信了耶穌
還有她又帶領一位
很久沒有聚會的基督徒
到我們教會開始聚會
對我們的人生來說
最重要的不是金錢
不是地位
不是權力
不是成就
而是愛
身為傳道人
我有機會常去探訪
陪伴一些臨終的病人
絕大部份的人
當他們面對
生命的最後階段的時候
幾乎沒有一個人會這樣說
說什麼呢
拿我的博士畢業證書來
拿我得獎的獎章或獎狀來
拿我的鑽戒來
我想多看它一眼
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當我們即將面對死亡的那一刻
我們要的
不是被這些東西所充滿
我們要的是被人所包圍
被我們所愛的人所包圍
在那一刻
其實我們都瞭解
愛的關係
才是我們生命當中
最重要
最有價值的
越早懂得這個真理
而且活出這樣的真理的人
就是有智慧的人
有一天當末日復活的時候
我們會來到
耶穌基督的審判臺前
主耶穌不會問我們這樣的話
主耶穌不會問我們說
你在這個世界上
你最後買了幾棟房子
你平常開的是哪個牌子的車子
你在銀行戶頭有多少存款
我保證耶穌不會問你這個話
耶穌會問的是什麼呢
耶穌會問我們這樣說
你如何對待你周圍的人呢
特別是那些有需要的人呢
主耶穌會對你對我這樣說
這些事
你既做在一個最小的弟兄身上
就是做在我的身上
這些事
你既不做在一個
最小的弟兄身上
就不是做在我身上
當我們進入永恆的時候
世界上很多的東西都帶不走的
都要留在這個世界上
但是愛的關係
是少數可以帶到天上去的
因為人是永遠存在的
而且愛是永不止息的
如果你還沒有
穩定地在一個教會聚會
我要鼓勵你
積極地去尋找
你住的地方的附近
或者是
你有認識的基督徒朋友的教會
去聚會
而且不單要參加主日崇拜
要參加一個小組或團契
在小組或團契當中
學習過一個愛的團契的生活
我盼望每個基督徒
不論你信主多久
不論你在教會有沒有一個
有名分的事奉的職分
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選擇
成為一個屬靈的生產者
不是一直存在一個
屬靈消費者的心態
因為上帝的法則是這樣子
上帝的法則是
如果你有給人的
就必有給你的
而且叫做上尖下流
連搖帶按地
加許多倍還給你
親愛的弟兄姊妹
上帝的心意
就是要透過祂的身體
就是在教會
在地上建立一個愛的大家庭
讓我們在其中
經驗到上帝的愛
是何等地長闊高深
也學習怎麼樣
跟別人分享上帝的愛
因為當我們
更多去付出愛的時候
愛就會越分享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