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保羅在勉勵以弗所教會的弟兄姊妹要活出與所蒙恩召相稱的生活時,第一個就鼓勵他們要「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基督徒蒙召要活出合一的生命。如果基督的身體不合一,那麼我們怎麼可能完成上帝託付給我們要使人與上帝、與人和好的使命呢?
各位弟兄姊妹
大家平安
歡迎收看空中主日學的節目
我是陳志宏牧師
我們這一系列的信息
是有關新約聖經當中
以弗所書的真理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
很有挑戰性的信息
因為這方面的真理
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但是我們常常
忽略這方面的真理
或者是我們也同意
這方面的真理很重要
但是我們覺得
實踐這方面的真理
實在是太難了
到底是怎麼樣的真理呢
就是要竭力保守合一的關係
不論在家庭當中
在我們的工作職場
我們教會裡面
甚至整個社會跟國家
我們都需要學習
竭力保守合一的關係
我們今天要透過
以弗所書的四章1到6節
這段經文
來學習這方面的真理
以弗所書四章1節這樣告訴我們
這句話按原文
直接翻譯是這樣子的
不論是現代中文譯本
呂振中譯本
思高譯本
都把所以這個連接詞
把它翻譯出來
保羅在這裡
用所以這個連接詞
來開始這段勸勉
表示他從這裡開始所談論的
這些信徒的新的生活
跟他之前在以弗所書一到三章
所講到信徒的救恩
是有因果關係的
我們這些信靠耶穌基督的人
我們要有新的生活的表現
是因為我們在耶穌基督裡面
我們已經擁有一個新的生命
所以這個新生命是新生活的因
然後新生活是我們新生命的果
四章1節講到所蒙的呼召
指的是信徒的得救
行事為人指的是
我們得救之後的生活
在以弗所書的前三章
使徒保羅幫助我們看見
我們所得到的救恩
是何等地寶貴
我們原本是
死在罪惡跟過犯當中
是與上帝隔絕的
按照上帝公義的審判
我們是應該滅亡的
但是因為上帝的憐憫
透過耶穌的寶血
我們得蒙救贖
不單如此
我們還得到上帝兒女的名分
將來要跟主耶穌一同承受
天父上帝所應許的豐盛的產業
所以到了以弗所書第四章
保羅就勸勉我們
行事為人要與所蒙的呼召相稱
什麼叫做相稱
相稱指的是在秤上平衡
如果我在天平的一邊
放上十公斤的砝碼
請問我在天平的另外一邊
我要放多重的東西才會相稱呢
答案是也要放十公斤
如果我只放了一公斤重的砝碼
請問相不相稱
不相稱
天平會不平衡
會往一邊很明顯地傾斜
這就是保羅在這裡對我們勸勉
所要表達的意思
我們所領受上帝的寶貴的救恩
如果我們用比喻來說
上帝的寶貴救恩
可能重達幾百公斤
幾千公斤
可是我們行事為人的表現如何呢
可能是只有幾公斤
了不起只有十幾公斤
請問相不相稱
不相稱
我們再用另外一個方式來說明
保羅想要表達的思想
如果我們稱一個人叫做
模範丈夫
模範父親
請問我們對他的行為
會有什麼樣的期待
如果民意調查的結果
某個市長被評為五星級的市長
請問我們對他施政的表現
會有什麼樣的期待
如果有一個人
我們大家都稱他叫做天才
我們會希望
他智力測驗的分數
應該是從幾分起跳才算天才呢
同樣的
保羅提醒我們
在天平的這一端放的是什麼呢
叫做上帝的兒女
或者是基督徒
基督徒是小基督的意思
那麼天平的另外一端
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行為表現呢
天平這端應該有的行為表現
就是保羅
在以弗所書四章到六章的內容
首先在四章的1到6節
保羅告訴我們
上帝的兒女是一群合一的百姓
其次在四章的17節
到五章的21節
保羅告訴我們
上帝的兒女是聖潔的百姓
是從這個世界被分別出來
專屬上帝的
既然上帝的百姓只有一個身體
我們就應當合一
既然上帝呼召祂的百姓
要過聖潔的生活
我們行事為人就當純潔
我們今天的重點
是在四章的1到6節
這段經文的重點是
基督徒要蒙召
過一個合一的生命
為什麼活出一個合一的生命
對基督徒而言是非常重要呢
保羅在以弗所書的二章到三章
提到上帝的救恩
不但使人與上帝和好 合一
也使人跟人和好 合一
雖然第二章
第三章的重點是在
外邦人跟猶太人之間的合一
但這個超越世仇的合一
也要引伸跟涵蓋到
所有基督徒之間的合一
我們基督徒
要保持彼此之間的合一
才算與我們所蒙的恩召相稱
在四章的4到6節這樣告訴我們
所以這個信仰的宣言
有三個三重的結構
就是眾人的父
然後超乎眾人之上
貫乎眾人之中
也住在眾人之內
它的內容是關乎三位一體的上帝
跟以上帝為中心的神學
三位一體的上帝
雖然有所區別
聖父不等於聖子
聖子不等於聖靈
但是聖父 聖子 聖靈
是彼此合一的
同樣的
我們這些信靠上帝的子民
我們每個人
好像一個身體上
有不同的肢體跟器官一樣
我們是多元的
我們是有所不同的
但是我們仍舊屬於同一個身體
我們是生命共同體
我們不能任意分割
基督徒要活出合一的生命
跟我們所領受的使命
有很密切的關係
上帝永恆的心意是什麼呢
在以弗所書的一章9到10節說
所以上帝的心意
是要恢復一個宇宙性的大合一
包括人跟上帝的合一
人跟人的合一
人跟其他受造物
跟環境的合一
而這樣的合一要如何實現呢
是從主耶穌
在這個世界上的工作開始的
所以幫助關係破壞疏離的人
能夠恢復和睦的關係
過一個合一的生活
是上帝給教會
也是給每個基督徒的使命
如果我們基督徒
基督的身體不合一
基督徒我們彼此之間關係不好
甚至破裂
不相往來
那麼我們怎麼可能完成
上帝託付給我們
要使人與上帝
與人和好的使命呢
如果一對基督徒夫妻經常吵架
彼此惡言相向
我們怎麼向世人見證
上帝設立婚姻的目的
是為了要祝福我們
讓我們享受家庭的溫暖呢
如果教會的同工
因為對一些事工的看法
意見不同
我們就選擇不再同工
甚至我們乾脆換一個教會聚會
免得彼此見面的時候感到尷尬
我們如何向世人見證說
基督是我們的和睦呢
我們說的再多
說的再好聽
也沒有多大的說服力
不過在實際的現況
我們會發現教會的光景
常常處於不合一的狀況
包括教會跟教會之間的不合一
我們有很多不同的宗派
有很多時候
不同宗派之間的教會
是不太互相來往的
那麼同一個宗派的教會
就會互相來往嗎
也不一定
還有
即使在同一個教會裡面
我們還是可以發現
同一個教會有不合一的現象
有些時候是因為不同的年齡層
我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不同
所帶來的不合一
有些時候是
我們對教會發展的優先次序
我們的認知不同
帶來的不合一
有些是可能因為
同工在同工的過程當中
產生一些摩擦衝突
我們累積一些受傷
跟不愉快的經驗
我們就不合一
這樣的現象不單現在存在
其實從初代教會開始就存在
所以使徒保羅
要勉勵以弗所教會的弟兄姊妹
要活出與所蒙的恩召
相稱的生活的時候
第一個就是鼓勵他們
要竭力保守
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竭力保守
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這是一個
值得我們好好思想的句子
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壞消息
也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
我們先說壞消息
壞消息就是
無論我們再怎麼努力
我們都沒有辦法靠著自己
讓教會合一
因為合一實在是太容易破壞了
因為有些時候
一句氣話
一個不好的臉色
我們的關係立刻受到虧損
所以若不是聖靈
在我們裡面做感動的工作
提醒我們
加恩典給我們
我們是不會想要追求合一的
接下來我們要來思想的是
保羅在這句話
告訴我們的好消息
好消息是
我們不需要苦苦地追求合一
我們原本就是合一的
當我們信主的那一刻
我們不單成為上帝的兒女
我們也成為上帝家裡的一分子
我們跟其他的基督徒
我們是同屬一個身體
所以我們原本就是合一的
只是上帝的仇敵魔鬼
牠想盡各種方法
要來破壞教會的合一
所以我們要竭力保守原有的合一
不要讓原有的合一被破壞了
基督徒能夠活出合一的生命
是出自於聖靈的恩典
但這不代表
我們這個人就沒有責任
我們不需要努力
我們人的責任是什麼呢
叫做竭力保守
聖靈原本已經創造的合一
竭力的意思就是要全力以赴
在希臘文裡面
原文用的是命令的語態
我們不容許任何的被動
消極跟旁觀的態度
我們要積極主動
採取行動
同時它又是一個現在分詞
指的是持續不斷地
殷勤不懈地活動
我們要看重合一的價值
我們要願意
為保守合一付出代價
免得合一受到威脅跟破壞
怎樣才能夠竭力保守
聖靈已經創造的合一呢
以弗所書的四章2到3節
告訴我們
保羅在這裡提出幾個方面
非常重要的行事為人的態度
或者是說品格
分別是謙虛 溫柔
忍耐跟寬容
為什麼
這幾方面的態度或者是品格
會有助於合一呢
我們先逆向思考一下
就是哪些因素會破壞合一
有哪些因素
會讓我們想跟某些人
保持距離
以策安全
或者是減少痛苦
跟不愉快的情緒呢
基本上會破壞人際關係
讓人沒有辦法合一的最大困難
就是人喜歡以自我為中心
而謙虛 溫柔 忍耐
用愛心寬容的品格
是我們人際關係最好的潤滑劑
也是正確地對待自我
最好的方法
我們一一來思想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謙虛
謙虛的相對就是驕傲
一切的爭執衝突的背後
都有驕傲的身影
而人跟人之間要有和睦關係
最重要的祕訣就是謙虛 謙卑
我們可以想想自己的經驗
怎麼樣的人
會讓我們跟他互動
就覺得很不舒服
話不投機半句多呢
基本上就是那些趾高氣昂
目中無人的人
一個驕傲的人
跟別人互動的時候
就是把注意力 焦點
都放在自己的身上
當他的想法跟別人不同的時候
他的想法就比別人好
如果整個團隊
一起努力完成一個任務
最大的功勞就是他的
如果出了什麼問題
錯誤都是別人造成的
反過來
怎麼樣的人是我們樂於親近
樂於與他成為好朋友的人呢
基本上就是懂得尊重我們的人
談話的時候
留意我們所關心的話題
而且適時表達
對我們肯定跟欣賞的人
什麼是謙虛呢
先說謙虛不是什麼
謙虛不是自卑
謙虛不是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
謙虛不是
明明心裡面覺得
自己表現還不錯
嘴巴上還要說自己不夠好
那個不是真的謙虛
那是假的謙虛
假的謙虛只是
驕傲的另外一種形式的表現
什麼是真的謙虛呢
真的謙虛就是
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
正如保羅
在羅馬書十二章第3節所說的
我們怎麼樣才能夠
看我們自己看得合乎中道呢
基本上就是要用上帝的眼光
來看我們自己跟看別人
首先我們要知道
我們是照著上帝的形像所創造的
上帝把榮耀尊貴
給我們當作冠冕
上帝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當中
都有一個獨特跟奇妙的計畫
我們的價值是建立在
我們跟上帝的關係上面
我們是上帝的兒女
但問題是
如果我們要脫離上帝自立
我們要在上帝以外
追求自己的價值
我們會窮一生的精力
去滿足自我
我們追求尊榮
渴望被認可
得榮譽
有權威
我們追求卓越
我們以爭取第一為目標
這種事
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生態度
會帶來容易嫉妒
跟輕視別人的後遺症
正如該隱
因為他自己的表現不好
跟他的祭物不蒙上帝的悅納
他就遷怒於弟弟亞伯
甚至嫉妒亞伯
這樣的一個怒氣當中
他犯下殺害自己弟弟亞伯的
可怕的罪行
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追求自我的重要性
不應該成為
我們人生努力的終極目標
我們沒有一個人
是最重要的那一位
惟有上帝才是最重要的那一位
我們整個人
跟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都是上帝所賞賜的
如果都是上帝所賞賜的
有什麼可誇的嗎
有什麼好驕傲的嗎
沒有
我們不需要透過跟別人比較
勝過別人
才能夠肯定自己的價值
如果是這樣子
我跟別人互動起來
就沒有什麼壓力
如果
打從我們跟別人作朋友開始
對方就知道
我們是真心為他的利益著想
我們沒有要想透過貶低他們
來高抬我們自己
那麼我們彼此之間的
關係的建立
就會非常地輕鬆跟自然
現在我們來思想溫柔
溫柔的相對是什麼呢
就是嚴苛跟粗暴的態度
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
我們會用嚴苛跟粗暴的態度
對待別人呢
就是我們比對方
擁有更多更大的權力
或是我們認為自己是對的
我們站在正義跟公理的這一方
於是我們就得理不饒人
甚至我們就得理挖苦人
我們得理羞辱人
但是在暴力跟威嚇之下
或我們用定罪跟羞辱的態度
跟別人互動
我們跟其他人之間
也不太可能建立
健康跟良好的關係
什麼是溫柔
我們還是說
溫柔不是什麼
溫柔不是軟弱
溫柔也不是
沒有原則的好好先生
溫柔是我有能力
我有真理跟權柄
但是我選擇節制我自己的權力
我不用威嚇的方式跟人溝通
而是心平氣和地
表達我所看重的真理
我不是抱著理直氣壯的態度
而是我努力選擇
用理直氣和的態度跟人互動
溫柔所表達出來的是善解人意
不傷害人
重視人
溫柔能夠滋潤人的心
但是最需要溫柔的場所是家庭
家原本是應該最充滿愛的地方
但是很可惜的是
家卻常常變成
很多對人的肉體跟情感
造成許多創傷的場所
有些冷酷無情
讓人受羞辱的言語
或是身體的暴力
情緒的暴力
會對兒女跟配偶
帶來極大的傷害
我們可能會為自己辯解說
我們是言者無心
或是我們一時的衝動
但是有些時候
我們尖酸刻薄的言語
或冷酷無情的態度
往往在我們家人的心靈上
留下的創傷
是難以彌補的
我們對待家人的態度
應該就像處理那個易碎品一樣
那樣地溫和跟小心
我們要真的把溫柔的態度
用在我們跟家人的互動上面
接下來
我們要來思想的叫做忍耐
忍耐的相對是什麼呢
忍耐的相對
就是希望別人快一點
聽到我所說的話之後
快一點去行動
我在意的問題
你要快一點有所改變
什麼是忍耐
忍耐是擁有一個寬大的心
來忍受一段
長時間的煩惱跟困擾
我必須要放下我的時間表
才能夠學習忍耐
我需要學習接受別人
是可以跟我有不同的步伐的
這個步調
我們做許多的事情
我們都希望速成
我們希望快一點
因為我們不想等待
這種不想被任何的事情
或別人拖慢的心態
其實都是
自我為中心的另外一種形式
忍耐代表一個寬厚的心
忍耐代表我們看重別人的價值
我們願意給別人空間
特別是給別人時間
讓他們在嘗試錯誤當中
慢慢地成長
還有發展
接下來是寬容
寬容的相對是什麼呢
寬容的相對是狹隘
只有我的想法是對的
我的做法是好的
寬容是這樣子
我的想法可能是對的
不過
別人的想法也有可能是對的
我的做法可能是好的
不過別人的做法
也有可能是好的
雖然我不一定習慣
或者是喜歡別人的想法跟做法
但是我試著去接納
別人可以跟我不太一樣
真的
有些時候
我們會看一些人的行為
我們就會覺得很不順眼
我們覺得這個很有問題
他怎麼會這樣想呢
他怎麼會這樣做呢
我們覺得這個從頭到尾
我們就覺得別人很奇怪
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承認
有些時候
我們自己也會讓別人覺得很怪
很厭煩
我們某些行為跟表現
別人也覺得不可思議
我們怎麼會這樣想
這樣做呢
當我們看見
別人眼中有刺的時候
其實我們需要思想一下
主耶穌對我們的提醒
就是
可能我們自己的眼中怎麼樣
有可能也有梁木
我們的問題可能比別人更大
只是我們自己
看不見自己的問題而已
所以我們必須用愛心
來寬容我們的家人跟朋友
這意味著
我們可能需要容忍某些
我們不太喜歡的活動
容忍一些我們不太選擇的選擇
或者是別人帶給我們
很多的不方便之處
所以保羅特別提醒
我們要用愛心來互相寬容
愛是一個意志上的決定
是一個關注別人的行動
很多人都曾經這樣說過
愛的反面不是恨
愛的反面是漠不關心
我們要先決定我們要去愛
然後我們才學會如何去愛
當我們決定
要把我們自己的愛
傾注在某些人身上的時候
這樣的決志
這樣的委身
讓我們有能力
可以去寬容他們
我們就給別人一個成長的空間
所以保羅告訴我們
我們要跟人
竭力保守合而為一的心的關鍵
就是我們必須要
謙虛 溫柔 忍耐
用愛心來互相寬容
當我們分享完之後
我們可能覺得面有難色
或許覺得這些行事為人的態度
或是品格真的是很好
但問題是做不到
該怎麼辦呢
所以讓我們回到
以弗所書第四章一開始
第1節所說的所以
保羅這些勸勉是建立在
以弗所書前面三章的基礎上面
是建立在上帝的恩典的上面
沒有錯
我們靠著自己
人的努力
我們是很難活出
謙虛 溫柔 忍耐
用愛心互相寬容
用和平彼此聯絡的生命
但是我們是上帝的工作
在耶穌基督裡面造成的
為要叫我們行善
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我們所做的這一切
都是上帝要在我們裡面
預備叫我們行的
請問上帝的工作會不會失敗
上帝的工作不會失敗
為什麼不會
因為上帝能照著
運行在我們心裡面的大力
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
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叫耶穌基督
從死裡面復活的大能
在我們裡面運行
好叫我們可以活出這樣一個
謙虛 溫柔 忍耐
寬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