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簡單理財有三向度:收入、支出及捐獻。月光族或守財奴都不宜;獨善其身則缺社會責任感。愛心奉獻的目的是要互通有無;態度要甘心樂意,才蒙神的悅納;太6:3-4,動機是因為愛,為善不欲人知且不自傲。林後9:8,愛心奉獻後,神必賜下更多的財富。
UE0519
治寧聽打
空中主日學
理財有道
愛心奉獻
陳志宏 牧師
----------------------
各位弟兄姐妹大家平安
我是陳志宏牧師
我們這一系列的課程
是學習如何在財務的管理上
成為上帝的好管家
今天是第九集的課程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愛心的奉獻
各位弟兄姐妹
當我們提到理財的時候
不知道你頭一個會想到什麼呢
我想可能大家會先想到
就是怎麼樣賺更多的錢
怎麼樣的投資
再來呢我們會想到//怎麼樣量入為出
怎麼樣做好財富的規劃跟管理
不要透支
免得有一天成為卡奴
有些人可能會想到//要養成儲蓄的習慣
所以理財其實有//好幾個不同向度的功課
我們需要去學習
簡單的呢//我們可以分為三個向度
首先就是怎麼賺錢
這是收入面
其次就是怎麼樣花錢
這是支出面
再來
就是沒有用完的錢//要怎麼樣處理
這包括儲蓄 包括投資//也包括捐獻
如果不賺錢只花錢
就叫什麼
就叫坐吃山空
賺得少花得多
這叫入不敷出 透支
很快就會產生債務的問題
在現代塑膠貨幣流行的時代
很容易淪為卡奴
如果賺多少就花多少
雖然沒有負債
但是手中沒有任何的儲蓄
這個叫作月光族
每個月所賺的錢都花光光
如果收入是以日薪來計算
就會變成日光族
每天的所賺的都花光光
如果賺得少花得多不好
會造成負債
我們換一種狀況想一想
賺得多花得少好不好
好還是不好
其實這個沒有標準的答案
答案是不一定
因為很多不同的狀況
我們先講不太好的狀況
有人賺很多錢//擁有很多的財富
但他對待自己//對待他的家人跟朋友
卻異常的苛刻
夏天到了捨不得開冷氣
衣服穿到補了再補
不肯換新的衣服穿
而他的銀行存款有幾百萬//甚至幾千萬
這樣的理財方式好不好
不太好對不對
通常我們會怎麼樣形容//這樣的人呢
我們會形容他叫作守財奴
或是吝嗇鬼
再來有另外一種狀況
是賺得多//捨得花錢在自己的身上
吃得好 穿得好 用得好
沒有透支
這樣的人好不好呢
當然比守財奴好一點
至少他沒有苦待自己
也可能對家人也不錯
但是這樣的理財方式
還是有一點點缺憾
怎麼說呢
這樣的理財方式//是叫作獨善其身
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財務管理
這樣理財方式的缺憾
是少了一點社會責任感
對社會上的窮人//或者是弱勢團體
沒有任何的貢獻跟幫助
所以對我們來說
理財不單包含怎麼樣賺錢
怎麼樣聰明合宜地消費
怎麼樣儲蓄 怎麼樣投資
也包括怎麼樣奉獻
怎麼樣有智慧的給予
歐美其實已經有很多的富豪
把回饋社會 協助窮人
當作自己的義務//跟自己的一個道德要求
很多大的企業//除了追求利潤之外
這些人也開始重視//社會的企業責任
所以很多的公司//紛紛成立基金會
來投入一些慈善的事業
全球的富豪排行榜上//有不少的人
他也是同時在全球的大慈善家
排行榜佔有一席之地
前幾年世界排行富豪//前幾名之一的股神巴菲特
他在2006年的六月
他在紐約的公共圖書館
他就簽署了一份捐款的意向書
他把他自己85%的財富
捐給五個慈善機構
用來推動保健 扶助貧窮
改善教育跟普及資訊//這些公益事業
大家要不要猜一猜//那一次巴菲特捐了多少錢
那一次他總共捐了//375億的美元
不是375萬 是375億
而且是美元
所以說慷慨奉獻
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理財功課之一
因為理財不單是//創造財富 累積財富
管理財富的技能
同時我們要學習去追求//生命更深層的目標
我們知道上帝賜福給我們
不單是只為了賜福給我們
同時也要讓我們//使別人得到祝福
就是上帝給亞伯拉罕//祝福的目的
特別是在今天
這個比較富裕的社會當中//成長的孩子
假如我們鼓勵他//從小學習愛心奉獻
是幫助他們可以//不沉溺於流行文化
不一味追求名牌時尚
勝過享樂主義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所以我們今天要透過
哥林多後書八章到九章
這一大段經文
來學習慷慨奉獻的真理
首先我們要說明這段經文
處理的是愛心奉獻的問題
在哥林多後書八章的1到6節
它說 馬其頓眾教會//再三地求我們
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
因此我勸提多
既然在你們中間//開辦這慈惠的事
就當辦成了
所以在當時天下有饑荒
而耶路撒冷的教會的信徒
基本上是比較窮困的
所以使徒保羅就鼓勵一些//外邦的教會
為耶路撒冷的教會//作愛心的奉獻
來幫助他們度過這一次饑荒
所以這一大段聖經的教導
是跟愛心奉獻有關係的
首先我們要來看//愛心奉獻的動力
保羅稱讚馬其頓的教會//在極窮之間
還隔外顯出樂捐的厚恩
而且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保羅不要他們奉獻那麼多
他們再三地求保羅讓他們奉獻
為什麼馬其頓教會//會有這樣慷慨奉獻的心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八章4到5節//是這樣解釋的
他說 馬其頓教會//再三地求我們
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
並且他們所做的
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
更照上帝的旨意
先把自己獻給主
又歸附了我們
所以保羅說馬其頓教會
他為他們最感恩//最快樂的事情
不是因為他們的愛心奉獻很多
而是馬其頓教會
先照著上帝的旨意怎麼樣
先把自己奉獻給上帝
也就是說//馬其頓教會的弟兄姐妹
知道他們自己不是金錢的主人
他們是金錢的管家
馬其頓教會的弟兄姐妹
把自己的全人獻上當作活祭//獻給上帝
那全人//包括他們的財富在裡面
所以對馬其頓教會//弟兄姐妹來說
為經濟有困難的聖徒奉獻
是他們回應上帝恩情的//一種方式
他們也希望讓上帝的恩情
透過他們的愛心奉獻
可以繼續地傳遞出去
所以基本上「愛」是我們進行//愛心奉獻的動力
我們要先經驗到//主耶穌對我們的愛
所以我們也願意去愛
---------------
哥林多後書8:9
你們知道
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
祂本來富足
卻為你們成了貧窮
叫你們因祂的貧窮
可以成為富足
--------------------
所以當我們經驗到
主耶穌為我們放下天上的榮華
為我們捨命的愛之後
我們經驗到//耶穌賜給我們的生命
是何等的豐盛之後
我們也願意遵守耶穌的教導
學習耶穌的榜樣
-----------------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十章第8節
曾經這樣告訴我們說
你們白白地得來
也要白白地捨去
使徒保羅在//使徒行傳二十章的35節
也這樣告訴我們
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
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
扶助軟弱的人
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
說 施比受更為有福
接下來保羅教導哥林多的教會
愛心奉獻的目的是什麼呢
-----------------------
哥林多後書8:13-15
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
你們受累
乃要均平
就是要你們的富餘
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
使他們的富餘
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
這就均平了
如經上所記
多收的也沒有餘
少收的也沒有缺
----------------------
所以保羅教導哥林多多教會//愛心奉獻的目的
不是要讓勞役不均
不是要讓認真的人//負責更多的責任
有些人輕鬆地//靠別人的愛心奉獻生活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三章10節作過類似的教導
他說 我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
曾經吩咐你們說
若有人不肯作工 就不可以吃飯
所以愛心奉獻的目的//不是要讓勞役不均
能者多勞 甚至累死
愛心奉獻的目的是什麼
要互通有無
因為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所以有些時候
人會剛好處在一個//非常困難的環境當中
這個人可能是別人
有些時候//有一天可能是我們自己
在困難的處境當中
我們不是不努力
而是無能為力
在這樣的時刻
別人的幫助好像什麼
好像雪中送炭一樣
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今天我們有一點能力//為別人作愛心奉獻
將來有一天
或許在我們//很特殊需要的時刻
上帝會怎麼樣
上帝會感動別人//為我們作愛心的奉獻
所以多收的也沒有餘
少收的也沒有缺
這是上帝啟示給我們的//均平的思想
不過這個均平的達成
如果透過強制的手段
會產生很嚴重的後遺症
實施共產主義的社會
就是一個很活生生的例子
如果我們去研究//共產主義的形成
我們必須承認
共產主義//其實它有很崇高的理想
就是各盡所能 各取所需
共產主義有個問題
什麼問題
它沒有正視人性的軟弱跟敗壞
所以它用政治的手段
強制達到均平的結果
結果是達到均貧了
是什麼貧 貧窮的「貧」
大家一樣貧窮
因為這樣的制度
會讓人失去勤奮工作的動力
但是上帝的作法不太一樣
上帝的作法是鼓勵人
主動地奉獻 自願地分享
每個人可以決定
他此時此刻要不要奉獻
到底要奉獻多少
是他可以決定的
因為是出於自願的奉獻
所以不會絲毫減損人
勤奮工作的動力
這樣均平的結果
會帶來均富的效果
接下來我們要提到//愛心奉獻的態度
愛心奉獻的態度//應該是甘心樂意
而且也照著能力
哥林多後書9:7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
不要作難 不要勉強
因為捐得樂意的人
是上帝所喜愛的
---------------------
愛心奉獻如果非常勉強
那就失去什麼
失去愛的本意對不對
這樣的奉獻就不美
例如有些時候//我們在勉強的情況之下
不得不捐一些錢
我們通常稱這樣的捐獻叫什麼
叫作不樂之捐 對不對
我們覺得//我們被勒索的那種感覺
所以上帝看重的是什麼
上帝看重的是我們的內心
不是奉獻金額的多寡
所以甘心樂意的奉獻//才蒙上帝悅納
然後愛心奉獻要量力而為
哥林多後書九章六節說
少種的就少收 多種的就多收
如果我們此時此刻//剩餘的比較多
我們可以多奉獻一點
如果我們這個時候//所餘的有限
面對弟兄姐妹的需要
我們可以放心地少奉獻一點
因為上帝除了會感動我們
為有需要的弟兄姐妹奉獻之外
上帝也會感動其他的弟兄姐妹
為他們奉獻
我們不需要把所有的擔子
都擔在我們自己的身上
我們一肩把它扛起來
因為上帝會感動//更多人為他來奉獻
不過這個時候//我們還是要提醒一下
這段經文處理的是//愛心奉獻的問題
所以個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
不要作難 不要勉強//這樣的原則
我們說不適用於什一奉獻
因為我們上次提過
瑪拉基書三章8節//很清楚告訴我們
什一奉獻是當納的
我們不要跟上帝討價還價
可是如果告訴我//他什一奉獻很勉強
我還是會本著//瑪拉基書的真理告訴他
你還是要去勉強地奉獻
因為這是上帝很清楚的吩咐
瑪拉基書那邊講得很嚴重
不什一奉獻是偷竊上帝的物
可是如果有人告訴我
他作愛心奉獻很勉強
我會本著//哥林多後書的真理告訴他
那你就不要奉獻
因為出於勉強的愛心奉獻
就失去愛心的實質
接下來我們要提到愛心奉獻
會帶來兩個方面的祝福
首先愛心奉獻
主要會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呢
就是說我們的品格//會越來越良善
我們會結出仁義的果子來
--------------------
哥林多後書9:9-10
如經上所記
他施捨錢財 賙濟貧窮
他的仁義存到永遠
那賜種給撒種的
賜糧給人吃的
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
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
-----------------
其實這一點是很容易明白的
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
我們為他作愛心奉獻
幫助他度過難關
表明怎麼樣呢
表明我們效法主耶穌//愛人如己的榜樣
上帝會記念我們的愛心
所以這個愛心奉獻//有一個很美的真理
哥林多後書的八章4節
這個「有分」
跟哥林多後書九章13節的//「捐錢」
其實在希臘文的原文//都是同一個字
那這個字
跟約翰一書一章3節//提到的「相交」
也是同一個字
那個字也翻譯成團契
所以我們在金錢上互通有無
我們不是靠借貸
而是主動地甘心樂意的奉獻
代表什麼
我們是活在一個//愛的團契的裡面
我們有需要
我們彼此幫補
所以愛心奉獻
可以幫助我們的生命更美
我們可以增添仁義的果子
其實愛心奉獻會帶來
第二方面的祝福是什麼呢
我把它稱作//愛心奉獻的副產品
不是主要的產品 是副產品
那是什麼呢
就是我們財富會增加
---------------
哥林多後書9:8
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
多多地加給你們
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
能多行各樣善事
-------------------
哥林多後書9:11
叫你們凡事富足
可以多多施捨
就藉著我們使感謝歸於上帝
---------------
所以這段經文//很清楚地應許我們
當我們願意進行//愛心奉獻的時候
上帝會把怎麼樣
更多的財富賜給我們
好叫我們有更多的財力//可以奉獻
為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
我們只要問一個問題就好
如果你是上帝
你會把財富給一個
願意幫助別人//跟別人分享的人
還是你要把財富給一個
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享受的人呢
你會把財富多給哪樣的人呢
其實我想答案是非常清楚的
其實箴言當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教導
------------------
箴言11:24-25
有施散的 卻更增添
有吝惜過度的 反致窮乏
好施捨的 必得豐裕
滋潤人的 必得滋潤
-------------------
箴言19:17
憐憫貧窮的
就是借給耶和華
他的善行 耶和華必償還
-----------------
不過在這裡我要提醒大家
我們進行愛心奉獻的動機
絕對不是為了要增加財富
如果我們想用愛心奉獻//換取上帝的祝福
我們八成會失望
因為上帝並不悅納
我們這樣一個自私自利的動機
這樣的奉獻//不是出於愛心的奉獻
是出於利益交換的奉獻
但是如果我們因為真的看見
我們弟兄姐妹或鄰舍
有一些困難
他們經濟的需求是真實的
我們出於感謝上帝的心
為他們的需要來奉獻
這樣的奉獻
是被上帝所悅納跟肯定的
上帝會不單讓我們個人的需求//得到滿足
祂也會加添財富給我們
因為祂知道
我們是一個值得祂信託信任的
金錢的好管家
如果我們願意操練愛心奉獻
聖經對怎麼樣的奉獻的作法//也有一點教導
------------------
馬太福音6:2
所以 你們施捨的時候
不可在你前面吹號
像那假冒為善的人
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
故意要得人的榮耀
我實在告訴你們
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
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
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是一個隱喻
有點像我們中文所說的
叫作大吹大擂
就是表示你做事的時候
大聲造勢來吸引別人的注意
換句話說
就是當這樣的人//進行愛心奉獻的時候
最好怎麼樣
周圍看見的人越多越好
最好報紙 電視//都可以報導他的善行
可以報告他奉獻了多少錢
這樣的人奉獻的動機是什麼
就是要得人的榮耀
希望自己能夠有好的名聲
如果沒有機會讓別人知道//他有這筆愛心奉獻
那他會不會奉獻
他可能就不會奉獻
這樣的人奉獻動機是為了利己
而非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
主耶穌怎樣評論這樣的人呢
主耶穌說這樣的人//叫作假冒為善
也就是沽名釣譽的人
他們進行愛心奉獻//有沒有回報呢
其實是有回報的
耶穌說什麼呢
我實在告訴你們
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在這裡要多解釋一點
希臘文這個「得了」這個字
是一個商業的用語
意思是什麼呢
叫作如數收訖 全部付清
換句話說就是到此為止
將來什麼都沒有了
所以這節經文也可以這樣翻譯
他們已經獲得全部的報酬
如果我們奉獻
是為了表現自己的慷慨
表現自己是一個有愛心的人
我們進行愛心奉獻
那麼我們或許得到人的稱讚
不過那就是我們全部的收穫
我們全部的款項已經收訖
耶穌的意思是什麼呢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要得到世上的報酬
對 我們會得到
但是我們絕對得不到
唯有上帝才能夠賜下的報酬
我們只有地上的報酬//沒有天上的報酬
所以怎麼樣//才是上帝所悅納的奉獻呢
--------------
馬太福音6:3-4
你施捨的時候
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
你父在暗中察看
必然報答你
--------------
基本上這就是我們華人所說的
叫作為善不欲人知
我們進行//愛心奉獻的動機很單純
就是要幫助有需要的人
而且進行愛心奉獻的時候//要很有智慧
就是不要讓別人知道
也不要讓當事人知道
怎麼樣進行愛心奉獻//不要讓人知道呢
最常見的作法就是
把錢放在一個信封袋
上面寫你希望奉獻對象的名字
然後通常會加上一句//「耶和華以勒」
意思是 上帝必預備
你就找機會//放在對方可以收得到
但是別人不容易拿得到的地方
不過這樣作法的前提就是
你有機會可以經常接觸//他出入的地方
所以我們不見得有這樣的機會
所以一般教會的作法
叫作提供代轉奉獻
就是說我們可以在奉獻袋上
註明我要奉獻的對象是誰
然後教會的財務同工
會把這個錢代轉給他
但是不會告訴他//這筆錢是誰奉獻的人
當然如果我們要100%
實行馬太福音六章//3到4節的真理
我們在進行代轉奉獻的時候
我們的奉獻袋上
我們也不見得要寫上//自己的名字
這叫什麼呢
叫不記名的奉獻
為什麼用不記名的奉獻//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呢
首先我們要從
收到奉獻者的角度來思考
如果我們今天在//經濟有困難的時候
收到別人的愛心奉獻
你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其實這種感受是非常複雜的
真的 每個人不太一樣
可能有些人感受是什麼呢
很好的感受是感恩 對不對
別人這麼有愛心
真是令人感動
可是有些人的感受是沮喪
我怎麼淪落到//需要別人救濟的地步
有人感受是生氣
我碰過一個這樣的例子
他非常生氣
我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
我不需要別人可憐我
如果我們知道
某些人為我們奉獻了多少錢
雖然那是奉獻
對方不需要我償還
但是我們自己會不會有一種
欠了一筆人情債的感覺呢
如果你知道對方//其實經濟能力怎麼樣
也不那麼充裕
但是卻對你慷慨奉獻
你除了心存感謝之外
你會不會有另外一種想法
我要把錢退還給他
我們真的碰過這樣的例子
其實當我們為人進行//愛心奉獻的時候
基本上原始的動機都是好的
都是很單純的
不過如果我們讓對方知道//我們為他奉獻
那個沒有深思熟慮的舉動
會讓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
產生一些微妙的化學變化
從收奉獻者的角度來看
我欠了一分人情
下次對方有需要
不一定是金錢的需要
或許是其他方面的需要
我當然要盡力去幫助他
因為人要懂得報恩
所以如果有一天
我有機會參與一些決定
是跟為我們奉獻者的權益//是有關係的
我們人性基本上的反應
我們傾向多支持他一些
但是這會影響到我們
客觀公平判斷事情的能力
譬如說
如果有一天//他犯了很嚴重的錯誤
我們需要去指出他的錯來
規勸他悔改
但是想到他過去
曾經在我有需要的時候幫助我
其實你就會發現//有些話很難說出口
幫助對方早一點悔改的機會//就會失去
這就非常可惜
我們再從奉獻者的角度去看
如果有一天我們兩個人之間
發生一些衝突跟磨擦
除了那件事情本身
我們會不會難免心裡面想
好小子 過去你有困難的時候
我曾經幫助過你
但是沒想到//你一點感恩圖報都沒有
還在這些事情上怎麼樣
跟我過不去對不對
所以如果我們//愛心奉獻是不記名的
會有怎麼樣的效果呢
對接受奉獻來說
他就把感謝歸給上帝
當然也感謝教會中//弟兄姐妹的愛心
但是他沒有任何人情債的壓力
他每一個人的關係
都可以在平常的狀態當中進行
雖然他的經濟能力好轉了
他看見別人有需要
他也會進行愛心的奉獻
但是那個不是基於//還人情債的心理
而是純粹基於對方有需要
他採取奉獻的行動
然後對我們奉獻者來說
即使我們奉獻的金額再大
但是我們知道
接受奉獻的人//不知道是我們奉獻的
所以我們自然沒有期望
對方要感恩圖報的心理
就避免讓我們自己落入一種
比對方高人一等的試探
有一天我們會經驗到//上帝的賞賜
這是馬太福音六章4節的應許
這跟箴言十九章
憐憫貧窮的 就是借給耶和華
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的真理
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我要鼓勵大家
可以按照你的經濟能力
每個月編一些預算作愛心奉獻
剛開始不一定要多
只要有就好
如果你是成人
每個月三百 五百
你是學生
每個月三十塊 五十塊都可以
你可以把這些錢//放在一個信封袋當中
或存在銀行裡面
你可以每個月固定奉獻給//有需要的機構
或是有需要的人
或者是你可以累積到一個
比較多的數量
等到你覺得
一個很有負擔的需要//出現的時候
你就一次奉獻
為什麼要鼓勵大家
每個月編一些預算//作愛心奉獻呢
就是幫助我們的生活
能夠知足常樂的一種作法
當我們定睛在//我們自己身上的時候
我們多半感覺到缺乏跟不足
因為人比人氣死人
你總是會發現很多富有的人//富有的程度
是我們永遠趕不上的
可是當我們作愛心奉獻的時候
準備作愛心奉獻的時候
我們就會看見這個世界
可能就是我們周遭的人
我們跟他們比較起來
他們有那麼大的需要
他們的貧窮是遠超過
我們所能夠經歷跟想像的
跟他們比較起來
我們實在是太富有了
我們實在是太幸福了
所以親愛弟兄姐妹
你希望你能夠常常知足常樂
而且經驗跟上帝同工的喜樂嗎
讓我們一起來操練愛心的奉獻
最後我們要用這樣的對比
來為今天的信息作一個總結
這個世界告訴我們說
接受比施予更為有福
而且累積財富越多越好
但是聖經告訴我們
施比受更為有福
我們一起到上帝的面前來禱告
親愛的上帝
我們要來感謝你
賜給我們每日夠用的飲食
也讓我們手中有些能力
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
我們知道
你賜福給我們的目的之一
是我們也能夠成為別人的祝福
主啊 我們也願意學習
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功課
求主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有愛心
又有智慧的奉獻者
好叫我們的生命
可以結滿了仁義的果子
我們這樣的禱告
是奉主耶穌基督寶貴的聖名求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