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探討詩篇一百零三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在敬拜讚美中也常被使用。詩人不僅呼喚自己內心,並邀請萬物一同來頌讚聖名,因為在上帝的愛充滿下,他發現連大自然,也在盛讚造物主的奇妙作為,他從而歌頌,人多麼渴盼每一天,都以讚美神作為開始直到日落。
研經培靈會自1996年以來
二十年過去了
帶給我一個美好鮮明的歷史記憶
而在這裡與許多的老朋友重逢
也帶給我美好的記憶
上帝非常地在乎
我們記不記得祂
上帝非常在乎
我們記不記得
祂在我們生命當中奇妙的作為
所以
我今天要透過詩篇一百零三篇
跟各位分享的是
我的心哪 你要稱頌耶和華
我們先一起來做一個禱告
天父上帝
我們感謝祢教導我們
藉由頌讚來思想祢的屬性
記念祢的作為
因為祢不叫祢的慈愛離開我們
也不推卻我們的禱告
祢不願意
我們的生命當中沒有祢
因此祢藉由諸般的方法
提醒我們不要忘記祢
是的
我們要以詩人的禱告
來作為我們的頌讚
我要一生向耶和華唱詩
我還活的時候要向我的神歌頌
願祂以我的默念為甘甜
我要因耶和華歡喜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
阿們
我們今天看的一百零三篇
是各位耳熟能詳的詩篇
因為我們唱的一些
敬拜讚美的現代詩歌當中
就有曾經以詩篇一百零三篇
作為經文的詩歌
我想開始之前
我們還是一起來讀一下
詩篇一百零三篇的經文
詩篇一百零三篇的經文比較長
總共有22節
但是我請各位注意1到2節
是我今天要分的第一個段落
3到19節是第二個大段落
而19到22節是第三個段落
我們翻到了詩篇一百零三篇
我們就一起來恭讀上帝的話
其實不單是詩篇一百零三篇
一百零四篇也是如此
當我們讀完一百零三篇
接續讀一百零四篇的時候
發現到詩篇一百零四篇
好像是詩篇一百零三篇的連續
也就是詩篇一百零三篇它結束在
邀請受造之物對神發出讚美
一起來稱頌耶和華上帝的名
一百零四篇就開始提到
自然界所有的受造物
都要歸榮耀給我們的上帝
我們知道
人之所以能夠發出稱頌
是因為我們的內心被觸動
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
長得非常漂亮的姐妹
我們就忍不住說
好美啊 好美
或者是我們看到漂亮的大自然
我們就說令人驚豔
真是不可思議
真是太漂亮了
所以人為什麼會稱頌跟讚美
那是因為我們的內心被觸動了
所以詩篇一百零三篇
是詩人被我們的主觸動
他油然而生發出來的讚美詩
所以詩篇一百零三篇一開始
先從個人的稱頌
到最後
以詩人邀請萬物來稱頌上帝
作為一個結束
我們稍稍複習一下
過去這兩天所講的
詩篇四十二篇
是詩人內觀自己的情緒
詩篇六十二篇
是詩人從屬靈的高度
看他的人際困境
而我們今天看的
詩篇一百零三篇
是詩人與神的關係
也就是邁向成熟之路
使他的心得享安息
也就是這一次
回應我們大會的主題
邁向成熟
從情緒 和睦 安息
這三個部分我們來看
還有
我們回顧過去這幾天的信息
我們發現到詩篇四十二篇
是每一個段落的結束
有一個副歌
就是我的心哪
你為何憂悶 為何煩躁
應當仰望神
我還要讚美祂
但是詩篇六十二篇是一開始
就說我的心哪
你要默默無聲 專等候神
等到另外一個段落開始
他又說我的心哪
你當默默無聲 專等候神
而我們今天看的
詩篇一百零三篇文學結構
又有一點不一樣
它是前跟後內容是重複的
也就是我的心哪
你要稱頌耶和華
我們發現到
詩人他重複兩次呼喚他的內心
不只是前後呼應
而且第1節 第2節
詩人頻頻地呼喚他的心
他說我的心哪
你要稱頌耶和華
凡在我裡面的都要稱頌祂的名
第2節又說
我的心哪 你要稱頌耶和華
不可忘記祂一切的恩惠
過去這三天
我們已經解釋了
什麼叫心nephesh
其實指的是全人全心
呼應申命記第六章第5節的shama
其實盡心 盡性 盡力
上帝給予以色列
也就是古時上帝子民的呼喚
就是你全人全心的
要來愛你的上帝
詩人連續兩次都提到要稱頌神
他不僅是呼喚他的心
他還說凡在我裡面的全人
要盡心 盡性
盡力的來愛我們的主
原來愛上帝要盡心盡力的
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我們容易忘記
所以在詩篇的一百零三篇
第2節就提到
不可忘記祂一切的恩惠
這是詩人對自己內心的提醒
我們當中有一些弟兄姐妹
怎麼教你們的孩子呢
我們領受別人的恩惠
我們要放在心裡
懂得感恩
但是我們是否是一個懂得感恩
時常稱頌上帝的基督徒呢
或許我們會記得
有一些人對我們的好
但我們常常忘記耶和華的恩惠
什麼叫做恩惠呢
恩惠指的就是好處
即使上帝在我們的生命當中
賜下很多的好處
或者指的是上帝的作為
為什麼我們
容易忘記耶和華的恩惠
那是因為我們的心靈
容易塞滿了很多的重擔
我們就忘記了上帝的恩惠
我們通常都是看到眼前的好
或眼前的不好
以至於我們的心
就忘記了記念上帝的恩惠
不管我們此時此刻的處境
在你肉眼看來是好是壞
其實上帝的恩惠
並沒有離開我們
美國有一位知名的基督教作家
叫楊腓力
他最近出了一本書
叫尷尬的上帝
他那本書提到說
有一位好萊塢的女明星
她的男朋友從遊艇上摔下來
摔到大海裡面就淹死了
後來記者就訪問這位女明星
這位女明星承認
她的男朋友
是在喝得爛醉如泥的光景當中
不小心從遊艇上落海溺死了
當記者在訪問她的時候
這位好萊塢的女明星
非常地憂傷
她講了一句話
她沒有說
我的男朋友喝到爛醉如泥
以至於失足落海
這位好萊塢的女明星反而說
我不曉得一個充滿愛的上帝
怎麼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我們發現到人很少在平順
還有幸福美滿的時刻想到上帝
只有在人生
遇到患難跟挑戰的時候
才想到上帝
然後往往是怨天
平常不會想到神
但是苦難一來到
我難以想像
一個所謂充滿愛的上帝
怎麼會允許這個苦難
發生在我身上
取之而來的往往就是
我們對上帝的抱怨跟質疑
但我們很少去捫心自問
我真的在乎我們的神嗎
所以我們從以色列人
在曠野的歷程當中看到
在曠野當中的百姓
他們的困難不斷
他們的抱怨就不斷
當我們在看出埃及記
民數記的時候
會不會覺得非常訝異
上帝在他們的生命當中
行這麼多的神蹟
為什麼他們每次一遇到困難
當下反應就是抱怨
不斷地抱怨
可是他們的神蹟也不斷
所以神蹟
沒有因此讓他們的信心
變得比較堅固跟茁壯
我們發現以色列民在曠野當中
從來不會忘記要喝水
所以為了喝水他們抱怨
他們不會忘記要吃肉
埃及的肉鍋我們好想念
當時都是自助餐吃到飽
上帝啊 怎麼會這樣
祢到底在搞什麼呢
他們不會忘記喝水
忘記吃肉
但他們一次又一次
忘記耶和華的恩惠
所以這群以色列民
看到很多的神蹟
他們都不會忘記自己需要什麼
可是他們常常忘記耶和華的恩惠
因此當下
遇到考驗跟患難的反應
一定第一個出來的就是吐苦水
我們也發現一件事
詩篇一百零三篇
再往後翻個幾篇
你就會發現這幾篇詩篇
好像都在鋪陳一個歷史的記憶
就是跟當年以色列人出埃及
在曠野的生命歷程有關
比如說詩篇一百零六篇第10節
所以你發現忘記
這個話
這個名詞
這個關鍵字
經常都是用在以色列民的身上
正因為詩人強調不可忘記
所以詩人藉由一百零三篇的鋪陳
他帶領他的以色列同胞們
進到這個共同的生命記憶裡面
鼓勵大家不要忘記上帝的恩惠
我們發現到一件事
就是後來亡國之後的以色列百姓
很看重群體的歷史記憶
因為他們發現到
得罪上帝往往是從失憶開始
就是忘記上帝的好
所以也忘記
神曾經在我生命遇見考驗當中
祂施行的作為
我忘記祂的恩惠
以至於我接下來一遇到難處
我當下的反應就是抱怨
吐苦水
然後沒有信心
所以詩篇一百零三篇
就是喚醒救恩的記憶
然後讓我們恢復跟神之間的關係
簡單來講上帝的子民信主
五年 十年
二十年 三十年 四十年
會不會跟我們上帝的關係
變成老夫老妻呢
今天太多的基督徒看上帝
跟我們的主關係就是老夫老妻
老夫老妻就不要再客套了
老夫老妻就不要再講
這些甜言蜜語了
老夫老妻就不要再講
謝謝 請 對不起了
但是我們卻往往
在這個過程當中
忘記對方的好處
就像有時候一些婚姻營
會鼓勵一些
已經關係冷淡的夫妻
在這個過程當中
記起當年你們相遇
燃起愛火的那一刻
那個記憶當中的感動
同樣詩篇一百零三篇
就是喚醒我們
在救恩當中的記憶
與神恢復關係
進到安息與成熟
下午茶的時間到了
你們看到三明治
為什麼我會抓了一張
三明治的圖呢
詩篇一百零三篇
叫我列出大綱來跟各位分享
有一點困難
因為詩篇一百零三篇的文學結構
其實有一點像是
所謂的交叉型結構
或者簡單來講就像是三明治
因為1至2節
都是說我們要稱頌耶和華
然後到了最後20節到22節
又以稱頌耶和華
同樣的語句作為結束
所以像不像三明治的
上層跟下層的那片吐司呢
但是中間最核心的關鍵
就是3到18節
也就是詩人交代得很清楚
各位
我們為什麼要稱頌我們的上帝
3到18節這中間
就是他要跟我們分享的核心
也就是什麼叫做耶和華的恩惠
所以我寫了這樣子的一個結構
讓各位稍稍有一些認識
其中請各位注意7到9節
詩人提到了
上帝讓摩西知道祂的法則跟作為
什麼叫做
讓摩西知道祂的法則跟作為呢
也就是上帝讓摩西頒布律法
讓當時的以色列百姓
認識上帝是誰
而未來也可以經歷到神的作為
所以這一張圖
就更讓各位清楚地看到
上帝怎麼讓摩西
瞭解祂的法則跟作為呢
所以7到9節的精隨
你發現就透過經文3到6節
跟10到18節展現出來
這首詩篇我們雖然很熟
但是它的文學結構
我必須要用這樣的圖
讓各位有更深地認識
我們剛剛看到
一百零三篇7到9節
讓摩西曉得神的法則跟作為
上帝的法則跟作為
就是祂的恩惠
顯在祂的憐憫 恩典
不輕易發怒
且有慈愛
有沒有發現這一段話很熟悉
其實在出埃及記三十四章
金牛犢事件之後
神願意重新跟以色列百姓立約
那裡就記載
出埃及記三十四章第6節
有沒有發現當年耶和華上帝
重新與神的百姓立約之後
祂就是這樣告訴摩西
祂的法則以及祂後續的作為
所以
在詩篇一百零三篇7到9節當中
反映出來的是上帝的屬性
而上帝的屬性就是慈愛 憐恤
還有為受苦的人伸冤
這就是詩人在一百零三篇
所提到不要忘記耶和華的恩惠
上帝會給我們很多的恩惠
但這些恩惠
都是因著祂的屬性彰顯
神的屬性就是慈愛 憐憫
不輕易發怒
不長久責備
所以我們發現到
這首詩篇裡面都會提到罪孽
為什麼要談到罪孽呢
因為要顯出上帝是醫治人
並且赦免人的上帝
所以回到剛剛
我們看的這張三明治
各位就更清楚地瞭解
在詩篇一百零三篇
當中的文學結構
因為我們下午堂都是研經
所以到了第三天
各位聽到我的宣講
應該越來越能夠漸入佳境
所以稍微我加深一點
今天宣講的內容
而真正的內餡就是7到9節
整個耶和華的恩惠
彰顯在祂慈愛跟憐憫的部分
我們發現到
以色列人在曠野當中的歷程
很像我們人生的歷程
因為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
四十在聖經當中
往往象徵一個考驗的數字
我們發現以色列人
在這個曠野旅程當中
他們會乾 會渴 會餓
會有各種的試探
他們會旅途勞累
但是一次又一次
神在每一場考驗之後
總是會為他們預備綠洲
讓他們重新得力
所以神不會
只是讓我們的生命經歷考驗
淬鍊地更加成熟
上帝也總是
會在我們經歷考驗的過程當中
預備綠洲
好讓我們可以重新得力
所以我們可以
從剛剛的經文當中來思想
剛剛的經文當中
我們可以來先瞭解一下3到6節
我剛剛已經有提到
這篇詩篇一直在談神的愛
但是它也不諱言談人的罪
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認識何謂罪
我們就不瞭解什麼叫神的愛
但是我們發現到第3節
祂赦免你一切的罪孽
醫治你一切的疾病
緊接著第10節
又再次提到罪孽
可是每次一談人的罪
緊接著下一節
一定談上帝的赦免
上帝的恩典
我們從詩篇一百零三篇當中
發現一件事
詩人沒有迴避一個真實的現象
那就是即使屬上帝的子民
仍然會犯罪
即使是屬上帝的子民
仍然會犯罪
以色列百姓他們被上帝揀選
不是因為他們完美無暇
而是因為上帝主動的恩典
但因為信了上帝之後
可能因著人的私慾跟老我
在發作的過程當中
會產生背道的這個作為
以至於
神願意醫治我們背道的疾病
所以耶利米書三章22節說
所以這裡提到說
神赦免我們一切的罪孽
醫治我們一切的疾病
指的是醫治我們背道的病
醫治我們背道的罪
而且剛剛提到第3節
它提到了罪
緊接著帶來
上帝醫治我們背道的疾病
到了第4節它就說
祂救贖我們的命脫離死亡
以仁愛跟慈悲為我們的冠冕
什麼叫慈悲呢
我們都說這個人的心很慈悲
其實慈悲這是上帝的屬性
它原文的字根
跟憐憫是一樣的
而憐憫這個字其實在原文當中
它甚至有一個很深的含意
叫做陪你一同受苦
有沒有發現在曠野歷程裡頭
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漂流
神從來沒離開過他們
上帝用白天的雲柱
夜間的火柱陪伴他們
上帝藉由可見的會幕
彰顯祂的同在
所以不要認為是百姓在漂流
上帝也陪他們一起走在曠野當中
所以憐恤這個字
原文的意思是陪伴著一同受苦
祂能夠同理
你在那個過程當中的感受
所以神不會允許我們的生命
經歷一些考驗跟淬鍊
祂卻不陪伴你
甚至我們發現到
上帝還讓祂的愛子耶穌
道成肉身
取了我們人的樣子
上帝竟然活在一個
人的軀殼當中
甘心為了我們
去經歷一個
叫做活生生的人會去經歷到的渴
甚至在客西馬尼園的時候
會經歷到
什麼叫做面對死亡的害怕
所以我們的主耶穌
就是最明顯的一個
上帝慈悲憐恤的展現
慈悲這個字
佛教徒非常喜歡用
但我覺得慈悲這個字
有一個最具體的展現
就是從我們主耶穌的身上
向來許多的宗教都是
提到這個人很好
他變成神
但是唯獨我們的信仰
我不談宗教
我們是信仰
卻是說神成了肉身
認同我們這個人
取了肉身的樣子陪伴我們
去感受到身為一個人
可能有的情緒
還有生理上的限制
如果是神祂不渴也不飢
而道成肉身的耶穌
竟然要在水井旁
跟撒瑪利亞的婦人談道
而一開始是因著耶穌也累了
疲乏
祂需要坐在那邊休息
我們就看到第4節
詩篇一百零三篇第4節
和合本的翻譯翻得非常地溫和
其實冠冕
這個原文的意思指的是
幫你加冕
我們不是女皇
我們不是國王
怎麼可能加冕呢
可是詩篇一百零三篇第4節
它說上帝用愛
堅定不移的愛
永恆不變的約
神是不跟我們離婚的
不管我們的光景再糟糕
這是堅定不移的愛
跟約是有關的
上帝沒跟我們訂契約
有效期限到了
我看你過去這五年
基督徒的生活表現非常糟
我們的契約到此為止
沒有
上帝不跟我們立契約
上帝立的是
永恆堅定不移的慈愛之約
然後用慈悲
就是感同身受
陪伴我們的憐憫
為我們加冕
簡單來講
我們不配成為上帝的孩子
但是上帝說
來
從今天開始我為你加冕
我用我堅定不移的愛跟約定
以及我的憐恤為你加冕
從今以後
某某弟兄 某某姐妹
你們就是
我神國的王子跟公主了
所以這是讓我們看到
詩篇一百零三篇的詩人說
為什麼要稱頌耶和華
因為我們的身分改變了
因為上帝給我們加冕
結果我們從乞丐變王子了
我們從罪人變聖徒了
其實我們還沒有完全到聖徒
得到光圈那樣的地步
但是上帝先接納認同了我
緊接著第5節說
這句話好多基督徒都喜歡用
我們甚至謠傳
老鷹在四十歲的時候
會躲在洞裡面
不斷地去磨牠的鳥喙
還有牠脫毛
脫毛老鷹
最後老鷹經歷重生
以至於如鷹返老還童
但過去幾年
許多研究這個生物的學家們
他們已經推翻這一句說法
他們說
基督徒所提出這樣的解釋
是不符合常理的
其實我個人認為
什麼叫做祂用各樣的美物
使我們得以知足
以至於我們如鷹返老還童
我們先不要浪漫地提出
剛剛我提到的謠傳解釋
我們直接用以經解經來看
怎麼說呢
詩篇一百零五篇
提到如鷹返老還童
其實申命記裡面講得很清楚
申命記三十二章第10節
為什麼詩篇一百零三篇的詩人說
那些屬上帝的百姓
會得著一個好處
就是來自耶和華的恩惠
用美物使我們所願的得以知足
使我們如鷹返老還童
申命記三十二章就講得很清楚
上帝比喻自己是老鷹
然後我們是雛鷹
這幅畫面非常地動人
原來上帝在曠野訓練我們
我們放眼望去曠野一望無際
我們感到荒涼跟害怕
在生命當中
我們經常也會經歷這樣的時刻
我們看不到任何人陪伴我們
與我們同行
突然間我們發現到
有一隻昂然飛翔的巨鷹
從天上來到了這地上
然後祂開始訓練我們
因為我們只是一隻雛鷹
我們隨時都可以成為
其他猛獸口中的食物
而這樣的一個昂然飛翔的巨鷹
竟然願意來到曠野當中
一次又一次訓練我這個小雛鷹
學習展翅高飛
而且當我在深入險境的時候
祂一次又一次地把我接起來
這個畫面讓我們想到
在懸崖峭壁當中
有老鷹為牠小鷹所築的窩
而當一次又一次
我們習慣的安全窩破滅的時候
我們幾乎快要墜在地上
摔得頭破血流
我們的上帝一次又一次地
把我們接起來
所以在申命記裡頭就提到
這不就是讓各樣的美物
使他得以知足
以至於他像鷹一般地
返老還童嗎
所以我們看到這是詩人提到
上帝的恩惠是什麼
上帝的恩惠就是祂的慈悲
以及祂的憐憫
我們已經解釋完3到6節了
我們接下來就來看第10節
有沒有發現到
剛剛第3節也是談罪孽
緊接著就談上帝的慈悲
現在第10節
再次談到我們的罪孽
可是緊接著
又談到上帝對我們的赦免
為什麼神要這樣對待我們呢
這裡提到說
請各位注意
接下來的這一大段經文
三次出現敬畏
而最後還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字
就是遵守祂的約
記念祂的訓詞而遵行的人
很多人非常喜歡
剛剛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
天離地何等地高
祂的慈愛向敬畏祂的人
何等地大
東離西有多遠
祂叫我們的過犯
離我們也有多遠
講到這裡
我跟各位分享我一個經歷
二十多年前
我的姐姐她的孩子還小的時候
我到我姐姐家
我姐姐幫她的孩子買了很多書
其中一本過了二十幾年
還是全世界的暢銷書
感動了三千萬的讀者
老少咸宜
這本童話書的名字叫
猜猜我有多愛你
猜猜我有多愛你裡面
有一隻小兔子
小兔子牠非常地感謝大兔子
牠說大兔子
猜猜我有多愛你
我愛你有那麼多喔
小兔子牠就把牠的手臂
盡量地張開
牠告訴大兔子
我愛你有這麼多
大兔子又高又壯
牠就說小兔子
我愛你有這麼多
結果小兔子一發現
大兔子的手臂這麼長
牠愛我有那麼多
我的愛被牠比下去了
於是小兔子又倒立又翻滾
就盡可能想要把牠的身體
整個盡量地伸展
讓大兔子知道我有多愛你
到最後小兔子累了睏了
牠就朦朧朧朧地閉上眼睛說
大兔子 我好愛你
愛你從這裡到月亮那麼遠
然後牠就睡著了
這大兔子看著小兔子
牠就充滿溫柔地
小聲告訴小兔子說
我愛你
從這裡一直到月亮
然後再繞回來
這句愛的告白
過去二十年老少咸宜
而且成為經典
我當年已經信主了
我翻這個童話書的時候
充滿了感動
因為我想到了我們的上帝
天離地何等地高
祂的慈愛向敬畏祂的人
也何等地大
東離西有多遠
祂叫我們的過犯
離我們也有多遠
我們好像小兔子
主 我其實愛你
我愛你這麼多
我們的手臂盡量張盡量張
但我們就是那麼有限
我們就是很容易犯罪
我們就是在很多方面
那麼地不完全
但是我們心有一個渴望
就是主
我記念祢的約
我絕不離開祢
雖然我真的很軟弱
但主祢知道我敬畏祢
我盡量地伸展
伸展我身體所有能伸展的
我要告訴祢
我那麼愛祢
但是我們發現到
我們再怎麼伸展
永遠比不過上帝對我們的愛
所以多美的一句詩篇
雖然這是一個三明治的結構
但我們發現越到後面
詩人的讚美
他發現上帝祢的愛太大了
我們沒有辦法跟祢比擬
所以我們要稱頌耶和華
然後詩人他提到
有一類的人他們是悲哀的
為什麼呢
上帝知道我們的本體
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
所以我會軟弱
我不完全
我像個小兔子
手臂就是那麼短
能給上帝的愛就是這麼有限
但上帝知道我在乎祂
我對祂很認真
神接收到了
而且神喜悅
因為祂知道我們的本體
但是有一種人
他們不懂上帝的慈悲
不懂上帝的愛
詩人說至於世人
他的年日就像草一樣
他們可能比我們還發旺
可是經風一吹便歸無有
他的原處也不再認識他了
所以弟兄姐妹們
我們還在跟世界的人比嗎
這裡提說有一些世人
比我們還發旺昌達
但是經風一吹便歸無有
可是我們這些屬上帝的人呢
我們卻有仁愛跟慈悲
為我們來加冕
所以我們可誇的
不是跟這些世人來比
頭銜 薪水
我們在地上的成就
而是我們能誇的是上帝的慈悲
以及祂的憐恤
因此屬神的子民
不是無瑕無疵的
就如同這首詩歌
它兩次提到了人的罪孽
又提到我們的本體
談到我們不過像塵土一樣
我們雖然不是無瑕無疵
卻是願意學習敬畏祂的人
所以這首詩篇也三次強調
我們怎麼跟上帝維繫關係呢
其實神要的是我們要敬畏祂
而且我們在乎祂
賜給我們這堅定不移的約
我們今天很容易因為忙碌
因為心煩意亂
我們就忘記親近神
我們在生活當中記得很多事
我們記得要寫功課
記得要交論文
我們記得要完成老闆交待的事
我們記得要吃
記得要喝
記得要去度假
但我們常常忘記神
忘記神
我們生命當中
就會記得非常多的重擔
這些重擔把我們壓到一個地步
我們對上帝就失憶了
所以我們有一個頭銜叫基督徒
但是我們可以
跟我們的主基督沒有關係
盧雲講過一句話
他說人往往在危機當中
想不起上帝的作為
因為我們太容易
沉浸在眼前的痛苦
所以這位靈修神學家
講了一句話
因此我每天至少花一個鐘頭
來安靜默想上帝的話
但偶爾因為我很累
因為我很忙碌
我分身不暇
所以我就告訴上帝說
我沒有辦法禱告
但是失去這一天一個小時
為上帝付出的時間
沒有與上帝有約
我的生命就漸漸地失序
然後我的日子就變成
一連串隨機的意外發生
而不是上帝在我生命當中
做了安排跟引導
因此我們發現到
詩篇一百零三篇的詩人
他讓我們看到
他要上帝的子民
不是記念
生命當中有多少的困難
而是數算
上帝會給我們多少的恩典
去面對困難
我們要用稱頌上帝
開始新的一天
就像詩人在1至2節
那樣地稱頌神
而我們也用稱頌
來結束我們的這一天
就像詩篇一百零三篇
最後也是結束在稱頌神
昨天我分享中世紀的名著
金碧士他寫的效法基督
裡面有一句話
它說你若全心注意上帝跟你自己
外來的一切就很少撼動你的心
我們很容易在苦痛當中
想到神不愛我
神對我不好
或者我們懷疑上帝的存在
但是詩篇當中
一百零三篇的詩人
他從救恩的記憶
來呼喚著他所認識的弟兄姐妹
一起來數算上帝的恩典
從生命當中看見了盼望
我們經常容易透過閒聊
來放鬆我們的腦子
但我們慢慢就忘記
與我們的上帝有約
我們很喜歡
在閒聊當中談別人的八卦
或者在閒聊當中談談我們自己
但是有沒有想過
上帝多麼地在乎
我們在跟別人談話的過程當中
分享我們與神的關係
因為上帝不要我們忘記
祂一切的恩惠
因此神千方百計地
要我們記得祂
古時藉著嗎哪 雲柱 火柱
法版 約櫃 會幕
還有包括過約旦河的時候
立石頭作一個記號
到了新約時期
耶穌設立聖餐
你發現上帝是一個
喜歡在我們的生命當中
留下恩典記號的上帝
耶穌甚至在設立聖餐的時候說
你們每逢吃這餅 喝這杯
就是記念我的死
直等到我再來
我們發現到
門徒在耶穌升天之後
就是用天天擘餅來記念祂
記得神是誰
就會讓人忍不住
在生活當中宣揚祂
這使得早期教會
在福音宣揚的過程當中
產生一股很大的力量
有一本書叫記憶的力量
裡頭就提到
我們經常記念上帝
這使得我們
在一個錯誤的世界當中
可以帶領人邁向盼望
因為藉由不忘記神
來稱頌我們的主
我們就是邀請祂
進到我們生命當中的每一天
我從今年的八月一號開始
在我的母校接行政處長的職務
我為什麼接這個職務
其實後面有一段故事
當然今天是沒有時間分享
我必須承認一件事
接這個職務過去兩個月以來
對我來說相當地辛苦跟不容易
因為我的個性是一個
腦子設定好幾個抽屜的人
每一天要拉哪一個抽屜
完成哪一個抽屜的工作
這個抽屜裡面要放多少的東西
哪些文件要折得整整齊齊
我的腦子就是這樣的人
可是自從接了行政職之後
我發現我腦子的抽屜變多了
而且這些抽屜無時不刻
總是有新的東西塞進來
我是一個工作非常有效率的人
而且我不喜歡
把今天的工作拖到明天
但是行政工作永遠做不完
這使得我陷在一個
錯亂跟焦慮當中
因為我發現我沒有辦法控制
我抽屜裡面放的東西
甚至沒有辦法按照我的時間表
有效率地來完成這些工作
因為我的時間表
隨時都會被打亂
因此當我準備
來台北研經培靈會的前夕
有同工看見我還在忙行政的事
他們非常地訝異
他們覺得妳還在忙啊
然後他們緊接著講一句話
妳講道壓力大不大呢
我回答了一句
真正是誠心所願的話
我告訴他們說
講道對我來說是放鬆
為什麼呢
因為當我講道的時候
我必須要專心地準備
專心準備之前
我必須要更多地
沉浸在上帝的話語
在沉浸在上帝的話語之前
我不住地提醒自己
要先跟上帝約會
所以我必須先藉由
靈修 安靜 禱告
作為我研讀上帝話語的開始
我發現
那對我來說是靈魂的滋養
所以我也是這樣地
跟弟兄姐妹們分享
過去兩個月以來
每一次我進辦公室
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
寫一封信給耶穌
因為我告訴主
行政工作太雜太亂
我力不能勝
所以我先藉由親近祢
接受祢話語的滋養
與祢有約
來奔跑我這新的一天的道路
我最後用一位上個世紀
住在希臘的東正教神父
施路安的故事來作為一個結束
有一位聖徒他叫施路安
待會再讓各位看這個下一張
施路安在希臘的這個
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
阿陀斯山
他是那裡的修士
阿陀斯山裡頭
全部都只有男修士
唯一他們可以飼養的動物
就都是公的
唯一可以飼養是母的就是母雞
因為他們需要吃雞蛋
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
希臘的阿陀斯山
上個世紀有一個聖徒叫施路安
因為他們修院自給自足
有時候修士們沒有辦法
在生活上面面俱到
偶爾他們需要雇用外面的農夫
到他們的修院裡面去打工
有人發現施路安修士
他雇用的這些打工的工人
不僅是動作勤快
而且跟修士之間的關係
非常地良好
於是他們就問施路安修士說
請問為什麼你找來的人
工作總是那麼地勤快
而且你從不在現場督工
但他們卻是不偷工減料
而且還如期完成他們的工作
施路安修士就回答一句話
他說如果你要問我
怎麼管理我的同工
我必須要告訴你
我沒有任何的管理方法
但是我告訴你
我只做一件事
就是每一個早上
他說接著我遇到上帝的愛
我發現神的愛
臨到我的同工身上
所以我在這個愛中
再次為我的同工禱告
但是當我為我的同工禱告禱告著
我又被上帝的愛吸過去了
然後我又浸泡在上帝的愛裡面
然後我又繼續在這樣的愛當中
為我的同工禱告
其實他的見證就是分享出
詩篇七十三篇28節所說
這就是詩篇一百零三篇的詩人
他呼喚著自己的心
我的心哪 你要稱頌耶和華
不可忘記祂一切的恩惠
我們一起低頭來禱告
慈悲的阿爸聖天父
我們再次向祢獻上感恩
為著過去這三天
包括孩子在內
還有杜榮華長老
劉曉亭牧師
還有許多幕後
投入代禱扶持幫補的同工們
為著我們同心合意地
來興旺主工
我們領受這樣的恩惠與慈愛
向主獻上感恩
也為著一年一次
我們聚集在這裡
我們是跨教會的聚集
甚至有北中南
不同地方來的弟兄姐妹
聚集在這裡
我們敬拜祢
我們要稱頌祢
主 是的
我們的生命當中
點點滴滴都有祢恩典的記號
藉此來數算
祢在我們生命當中奇妙的作為
主 我們經常記得
在生命當中許多的重擔
我們或許也會記得
我們所在乎的人
喜歡吃什麼 喝什麼
或者是我們會記得
我們喜歡的人他們的生日
我們會記得別人對我們的好
記得別人對我們的壞
但是我們卻常常忘記祢
詩篇一百零三篇讓我們看到
詩人不僅是呼喚自己的內心
並且邀請萬物
一同來頌讚祢的聖名
因為在上帝的愛充滿當中
他發現到連大自然
好像也因著
我們的造物主奇妙的作為
而發出了歌頌
主 我們多麼渴盼每一天
我們都是以讚美祢作為開始
以讚美祢來作為結束
在這樣的愛中
我們為自己 為他人禱告
也在這樣的愛中
我們被祢的愛來充滿
以至於我們享受與祢的同在
主啊 是的
有一天我們要渡生命河
人間的苦難一一攻克
主啊
如果我們越多看待世上的事
勞苦愁煩就壓在我們的心頭
主 祢並沒有挪除
我們在生命當中的重擔
但祢卻應許在曠野歷程當中
牽著我們的手與我們同在
因為祢是以慈愛與憐憫
作我們冠冕的上帝
我們把一切的榮耀 感恩 頌讚
都來歸給祢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