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廉威伯福斯畢生倡議廢奴,直到離世前夕,才確定大業終成。對他而言,影響至深的一節經文是:「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講員闡釋,是從天上而來無條件的愛徹底感動了我們,賦予我們嶄新的心靈,讓我們能無私地愛周遭的人。福音的愛是至高的、無私的。
對於生命//人類極盡汙衊之能事
前陣子英國博士大衛李維//寫了一篇文章造成轟動
大意是說
「幾十年內,人可以與機器人//相愛,性交,甚至結婚
英國人工智慧專家大衛李維//如此宣稱
關於人工性伴侶
大衛李維認為,根據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發展趨勢
人機戀的可能性已經不遠了//一旦機器人仿真度提升
大衛李維相信人機戀//甚至人機婚都不遠了
大衛李維表示//他雖是西洋棋大師
但他相信機器人未來的外貌//行為,人格與情緒的表達
將極似真人//讓人機戀成為可能
大衛李維的預測//是基於他認為不可擋的趨勢
其中一種趨勢是人類對於//非人類的對象開始發展愛意
首先是動物//再來是虛擬寵物
甚至機器狗
他的論點是,這種趨勢//即將延燒至機器人」
虛擬實境,虛擬狗,虛擬萬物
我倒想知道//大衛李維寫完這本書時
他領的是虛擬支票?//還是可兌現的?
想想看
自然主義說人類登場//不過是宇宙年表的最後幾秒
這樣一來豈不更諷刺//因為我們對地球的認識愈多
似乎對生命的意義認識愈少
我們愈是以唯物論//詮釋宇宙的奧祕
就愈無法肯定//自我與生命的奇妙意義
吉兒籌劃此次特會//我們真的以她為榮
她熱愛藝術與美
對於說故事也富有熱情
她是多產的作家//每週為《思維論壇》撰稿
我想探討美的一種面向
我們通常探討四大主題//根源,意義,道德與選召
這四大主題//根源,意義,道德與選召
若少了美學的向度//就深受侷限
從受造的秩序//到發掘意義與目的
大衛領悟到//神的律法何等珍貴
他說「祢的律法是我所喜愛的」//是有益於我們的
至於選召
「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
「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根源,意義,道德與選召//在在隱含著美
我們目睹孩子成長的美
從受孕起,母親可以感受到//小小的生命在她體內
等候嬰孩出生的奧祕
直到你送女兒出嫁
看見新娘的美麗//讓新郎掩不住讚歎之情
事實上,我今天分享信息之後
就要趕去機場//到堪薩斯州主持一場婚禮
我們在印度最資深的同工//莎玲妮要娶媳婦了
我今晚要出席預演晚餐//翌日主持婚禮
我不禁想像//這個在印度清奈長大的男孩
遠渡重洋//娶一個堪薩斯州的女孩
明天眾人將歡慶//這對新人的結合
新娘請我務必記得一項儀式
印度人稱為塔麗//亦即項鍊金飾
新郎不僅要預備婚戒//還要預備項鍊
象徵彼此的委身//你的頸項戴上這條鍊子
象徵我將擁抱你//珍惜你如至寶
好比神職人員穿戴羅馬領//表示自己屬於神
新郎預備這條項鍊給新娘//象徵他們屬於對方,相互委身
愛是美麗的
從根源,意義,道德與選召
聖經最核心的主題是神的愛//這是福音獨到之處
我想很快地談談愛的至上//第一點
愛的疆域至大,質地至純
愛的疆域至大//讓我們足以穿越時空的距離
發現愛的記憶跨越千巖萬壑
葛理翰的妹婿是傅萊頓
我們有一次//在芝加哥歐海爾機場
萊頓是個高大的紳士//他娶了葛理翰的妹妹琴妮
琴妮與萊頓結褵多年
事實上,琴妮最近才在//葛理翰的葬禮上致詞
琴妮是個很棒的姐妹
但傅萊頓跟我談的是他自己
葛理翰對他的意義//葛理翰就像他的哥哥
傅萊頓遇到琴妮之後//人生有了新的意義
他說,拉維,我可以說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一件事
是我發現我是領養來的//我不知道我的生母是誰
他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找尋自己的生母
傅萊頓最後發現她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聖凱薩琳市
透過現代科技//他終於找到生母
傅萊頓搭機到多倫多//在雪中開車至聖凱薩琳市
他聯絡上她//問她是否願意見面
傅萊頓的生母大吃一驚//她說,兒子,我很想見你一面
傅萊頓要開75哩的車//下雪開起來更久
他說,我抵達當地時//街道積雪很深
我不確定情況會如何//傅萊頓當時約40歲
他將車子停在路邊//在冰天雪地中認門牌
傅萊頓其實不用認門牌//有位婦女就站在樹下
等著有車開進來這條街
傅萊頓仔細一看//沒錯,她也凝望著他
站在車道上揮手
傅萊頓說,我永遠不會忘記//我與生母重遇的那一刻
我還在襁褓中就被送走了//一直想認識我的生母
傅萊頓與母親坐在餐廳裡
她很驚訝地發現//傅萊頓是傳福音的人
還是葛理翰的妹婿
傅萊頓最後在車道上預備辭別//他環抱著母親,說
媽,有什麼我可以為你做的嗎?
有什麼我可以為你做的嗎?
淚珠滑落她的雙頰,她說,有的
傅萊頓問,是什麼呢?她說,愛我
愛我就好
愛橫跨了45個年頭
讓當代傳福音的勇士
不斷尋根//要找到孕育他的生母
愛的疆域至大,足以橫跨時空
愛足以讓父母無懼於赤焰//搶救兒女
愛足以讓陌生人抬起車輛//就為了救你
這就是愛//因為至高的愛,疆域廣大
愛跨越了最深的鴻溝//「神愛世人」
「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
「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為什麼我們愛得無私?
為什麼?
事實上,你若請佛教徒//解釋欲望
高僧會告訴你//涅槃是讓欲望盡皆寂滅
這才是圓寂
或者傾向泛神論的印度教//有所謂解脫的概念
也是指脫離所有欲望
但耶穌卻說我們當「切慕」神//「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
最公義的是
神成全道德法則的愛//至聖至潔
愛的至高//愛的疆域至大,質地至純
今天可能無法一一闡釋//接著是愛的無私
愛在過程中,趨向無私
老實講,當你握著新娘的手//聲聲說「我願意」
經翻譯就是「終身役」
你自己簽下勞動契約
無論我們是否承認//這當中的確有無私的成分
我渴望愛她,也為她所愛
夫妻兩人並肩同行//這當中有無私的成分
而當母親生下孩子//犧牲就開始了,完全的犧牲
我的女兒跟女婿本週在歐洲//她生了四個孩子
坦白說,我不知道//她怎麼忙得過來
她最大的孩子六歲//最小的尚在襁褓
每次搭機看到有乘客//帶著四個小孩,我就開始禱告
因為我比較自私
我心想,這一次又是//耐性大考驗嗎?
但你觀察到母親真偉大
有一次飛機上有個幼兒//從頭尖叫到尾
可能是耳膜痛得他哭喊
乘客紛紛轉頭關注//我想母親大概倍感「窩心」
途中我起身去後面的盥洗室
我經過這位帶著幼兒的婦女
幼兒依偎在她的胸口//而她頭往後仰,臉上盡是淚痕
你該怎麼辦?
你能怎麼辦?//你帶著幼兒,又不能離開機艙
但這會縮減//母親對孩子的愛嗎? 絕對不會
這是極為無私的付出
愛有其至高性//但愛也是無私的
從天上而來的愛//讓你不再為自己活
甘心愛周遭的人
杜思妥也夫斯基離世時
四萬個年輕人在街上排隊致意
四萬人擠在聖彼得堡
他們說,人生的真諦//是他教導我們的
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名字//將鐫刻在我們心上
威廉威伯福斯的離世也相仿
威廉威伯福斯//奮力對抗奴隸制度的苦害
威廉威伯福斯直到臨終時//才知道大業終成
你若問威廉威伯福斯//哪一節經文對他影響至深
這一節經文的涵義毫不籠統//「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他解釋說,基督竟然//為了我這罪人受死
這是影響威伯福斯一生的經文
先是垂直的面向//再來是水平的面向
就垂直面向而言//是基督先為了你犧牲
才有水平面向//讓我們能自然地愛鄰舍
愛的至高,愛的無私//第三點是愛的神聖
這愛神聖無比//不能被侵犯,不可被侵犯
這是你對神的愛,對人的愛
愛的神聖,讓愛值得信任
我希望有時間進一步闡述//但今天先分享個簡單的例子
幾年前,我在看電視
在波斯灣戰爭期間//有個陸戰隊女兵為同僚所救
因為恐怖分子引爆炸彈//現場血肉橫飛
她失去右手,抱歉,是左手//劇痛難當
她被抬上直昇機時,大喊著說
我的戒指不見了
我的戒指不見了
有個軍人決定冒險返回現場
在屋頂上找到她的左手//婚戒也還在手指上
這個陸戰隊女兵//在超級盃接受致敬
她講了這段故事//她的婚戒如今戴在義肢上
她感謝勇敢的同僚//替她取回戒指
這戒指象徵著//她神聖的委身與誓言
目睹愛的神聖//真的是一件很美的事
愛的至高,愛的犧牲,愛的神聖
最後,愛是個故事//是我們一生的故事
為何我今天在此?
因為17歲的我輕生住院//有人送了一本聖經給我
送我聖經的這個朋友//最近逝世了
無論他當時為何來訪//他一定知道
我是個絕望孤寂的年輕人//渴望有意義的關係
而惟有基督//能與我建立這份關係
1985年的讀者文摘//刊載一個故事
有個記者出去跑步
他在途中發現路邊有個皮夾//這是個真實故事
他拾起皮夾,裡面只有四美元
還有一封摺得很皺的信
他打開一看//發現這是60年前的信
但這是一封分手信//是個女孩寫的,信上說
親愛的麥可,很抱歉//我的父母不准我再見你
我不得不和你分手//但我希望你知道
我不會移情別戀,也不會結婚//你永是我的至愛
原諒我,但我們無法再見面了
這封信讓他感動落淚//他想這封信是60年前寫的
皮夾的主人//一定相當倚賴這封信
這封信上有個地址//寄件人是漢娜,收件人是麥可
他找到這地址,屋主說//對,前屋主是有個女兒叫漢娜
但他們30年前//就從這裡搬走了
母親住進養老院//是漢娜帶她去的
這記者在同一天內找到養老院//漢娜的母親30年前住進去
院方說,她已過世//而漢娜如今住進別的養老院
他又繼續找到漢娜住的養老院
他到了七樓//當時是晚上十點半
他以為大家都睡了//但有個老太太還在看電視
他走過去問,您是漢娜嗎?
她說,是我本人,你怎麼認識我?
他打開這封信,說//這封信對您有意義嗎?
漢娜看了看,說,天哪//這是我16歲寫的信
寫給我惟一愛過的麥可//你在哪裡找到的?
我在路邊找到的//應該是有人在路上遺失的
漢娜說,你若找到麥可
請轉告他,我從未移情別戀//他是我惟一的愛
他說,好,我一定轉告//他將皮夾放回口袋
他走出去時//警衛說,你找到這位女士了嗎?
他說,找到了
但我還得找到這皮夾的男主人//警衛說,讓我看看
他說,這是麥可葛斯汀的皮夾//他住三樓,他老是遺失皮夾
這位記者到了三樓//發現麥可也坐著看電視
他說,先生,您是麥可嗎?//他說,是的
記者問他,這是您的皮夾嗎?//他說,天哪,你在哪找到的?
麥可說,我常弄丟皮夾//重點不是錢,是裡面的一封信
記者說,我知道,我知道
他說,您想來一點深夜驚喜嗎?
麥可說,什麼驚喜?//記者說,跟我來
記者帶麥可到漢娜的那一層樓//漢娜正在看電視
記者幫助他們彼此相認//將皮夾留下,就離開了
幾天後,他接到喜帖
他參加了麥可與漢娜的婚禮
這個極美的故事//登載於1985年的讀者文摘
這位記者因此相信//神之於我們的至高主權
「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
即使要等60年//祂仍能讓兩顆心緊緊相繫
換誰聽到這故事//都會說,多美啊
多美啊
兩人在60年前順從父母//忍痛分手
但對彼此的愛卻堅定不移
麥可與漢娜的故事很偉大//卻不及福音的偉大
因為「神在萬古之先」預定//「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
叫我們因為相信祂//「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傳揚這愛的故事吧//這美麗的福音
福音先是賦予你「心靈的新樣」//再賦予你能力幫助他人重生
吉兒,非常感謝你給我這機會//願神賜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