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源:
1 2

快樂是什麼?如何快樂?15個快樂練習,一起做快樂的人

快樂是一種內在感受,不只是短暫的情緒。我們將從喬依絲邁爾講道帶你認識快樂的定義,並分享15個快樂練習,從生活落實,帶你遠離負面情緒,保持快樂心情。最後一起檢視快樂的人的共通點,你中了幾個!

影片上架日期: 2024年12月18日

 

延伸閱讀

文章發佈日期:2024-12-31/文章最後更新日期:2025-07-08

 

一、快樂是什麼?


(一)快樂是如何產生的?從生理機制認識快樂


快樂這個看似抽象的情緒,其實有著具體的科學根據。讓我們一起揭開快樂背後的生理機制,探索大腦是如何幫助我們做個快樂的人!


杏仁核


杏仁核是一個像杏仁大小的大腦區域,位於海馬體附近,它雖然不起眼,卻是我們情緒控制的重要角色。杏仁核的主要工作是幫助我們感知和反應情緒,尤其是與恐懼、焦慮相關的情緒。杏仁核過於活躍時,我們會更容易感到緊張或低落;它活動減弱時,我們的情緒會更平靜,也更容易感到快樂。

簡單來說,杏仁核就像情緒的「警報器」,提醒你注意可能的威脅,幫助你快速做出反應,但適當地讓它「放鬆」,可以減少負面情緒,讓快樂更容易流入生活中。


神經傳導物質

  • 多巴胺:多巴胺是大腦中的快樂物質,與欲望和動力密切相關。當我們渴望達成某個目標或享受某種活動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讓我們感到愉快和滿足。例如,運動或完成任務後的成就感,都能激發多巴胺的分泌。
  • 腦內啡:腦內啡是一種大腦自行產生的物質,能幫助緩解疼痛並帶來愉快感。當我們經歷身體的疼痛或壓力時,腦內啡會被釋放來減少痛苦,讓我們繼續努力,甚至產生快感。要促進腦內啡分泌,關鍵在於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透過持續的運動,我們的身體會逐漸適應,並釋放更多腦內啡,讓快樂感更加持久。
  • 催產素:催產素常被稱為「愛的激素」,不僅與女性的分娩和哺乳有關,還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促進快樂的重要角色。它能減少壓力激素、降低血壓,幫助我們感到放鬆和愉快。更重要的是,催產素與我們的人際關係密切相關,當我們與他人建立信任、感受到愛與支持時,催產素的分泌就會增加,提升幸福感和歸屬感。
  • 血清素:血清素是調節情緒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會影響身體的各種運作,例如生理時鐘、飢餓感、情緒控制以及抗壓性。當血清素水平較低時,我們容易感到焦慮或憂鬱,像憂鬱症與血清素缺乏就十分有關。而當它的水平提高時,我們會感到愉快、輕鬆,甚至更有食慾和更好入睡。


大腦前額葉


大腦前額葉是我們體驗幸福的關鍵區域,它不僅處理快樂,還幫助我們理解快樂是否有意義、是否值得追求。

舉例來說,當我們吃到美食時,雖然大腦會釋放讓我們感覺開心的化學物質,但如果這頓飯對我們來說沒有意義或價值,快樂感就會減少;而當我們做出讓人後悔的行為,比如抽煙、酗酒、賭博,前額葉也會提醒我們這些行為的後果,這就是為什麼這些快感常常伴隨著懊悔。

奔向標竿

【延伸觀看】《遇見祝福》幸福之道 怎樣才能快樂


(二)關於快樂的不同觀點與定義


心理學談快樂:由5大要素構成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快樂」不只是單純的情緒愉悅,而是一個更深層、多元的概念。特別是正向心理學的觀點,強調快樂不只是「沒有不開心」,更是積極追求生活意義和實現自我的過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提出了「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概念,並以「PERMA」5大要素來解釋其構成:

  • 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快樂並非單一情感,而是多種積極情緒的結合,如喜悅、滿足、感恩、平靜等。培養正向情緒能提升心理韌性,並有助於抵抗憂鬱。
  • 全心投入(Engagement):當一個人全神貫注、沉浸於某項活動中,達到「心流」狀態時,會感到時間靜止,並從中獲得深層的快樂與滿足感,這代表著對當下所做之事的高度專注與享受。
  • 正向人際(Relationships):穩固且富支持性的人際關係對於幸福感十分重要。良好的人際互動能提供情感支持,有助於減輕壓力,並增強生活的滿意度和歸屬感。
  • 生命意義(Meaning):追求有意義的生活,找到個人的目標、夢想和價值,會帶來深度的充實感,這種意義是由個人探索與建立而來,而非由他人賦予,透過信仰、社會服務或自我實現,都能找到意義感。
  • 成就感(Accomplishment):當個人達成目標、完成有意義的任務,或挑戰自我並有所成長時,將感到滿足。這種成就感能提升自信心,讓人感受到自身的價值。


綜上所述,心理學認為的快樂,是超越短暫愉悅的長期
幸福感,它來自於我們積極的態度、內在的成長,以及與世界的連結,是身心健康和自我實現的綜合體。


基督信仰談快樂:不只是感覺,也是一種心態


基督信仰是一個充滿喜樂的信仰,上帝的心意不是要人愁眉苦臉地過一生,而是要人與祂同行、享受人生,喜樂更是貫穿聖經的一個重要主題。在新約聖經中,曾多次提到「喜樂」,原文所用的字是希臘文的χαρά(chara),意思是喜悅、快樂、歡欣(joy、happiness、gladness),代表一種雀躍的心情。另外,若我們深入地去研究聖經,會發現基督教的快樂觀有許多獨特之處,這裡就以3點為例:

  1. 源於上帝的喜樂:有一種快樂是只有基督徒才能擁有的,那就是「靠主而得的喜樂」,它與一般的快樂最大的不同,就是「來源」上的不同。物質享受、財富、名聲、地位或許都能讓人得到快樂,但從聖靈而來的喜樂更能讓人獲得踏實的滿足感。
  2. 超越環境、可與苦難並存的喜樂:基督徒的喜樂不是只有在順利時才有,即使在困難中,仍然可以有從神而來的平安。在聖經新約中,保羅描述自己是:「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哥林多後書6:10)人若擁有超越環境的眼光、定睛在風浪中仍掌權的神身上,就能常常喜樂。
  3. 永恆的盼望與喜樂:世界上的快樂常常會因時間流逝或環境變化而消失,但神所賜的喜樂卻是更持久的。聖經告訴我們,凡相信耶穌的人都有永生的盼望。這份盼望並不是等到死後進入天堂才開始實現,而是從我們信主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與神恢復關係,享受與祂同在的新生命。


看完以上3點,你是否發現聖經描述的喜樂不只是一種感覺,也是一種心態,是可以因著「決定要喜樂、決定要相信神深愛自己」而產生出來的喜悅之情。無論是否有信仰,每個人都渴望能真正快樂,若你也在尋找更深層的滿足,不妨一探這份來自信仰的生命祝福。

【延伸觀看】《空中禮拜堂》聖靈的果子-喜樂


哈佛談快樂:樂趣、滿足感與目的


哈佛大學教授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C. Brooks)認為「快樂的人」都具備3大共同要素:

  • 樂趣(Enjoyment):這並不只是短暫的愉悅或感官刺激,真正的「樂趣」是將愉悅的經驗與人際關係、回憶連結起來。像看電影、聽音樂和吃美食等開心的活動,如果能與人分享、並且在過程中創造出值得回味的記憶,這樣的體驗就不再只是短暫的快感,而是一種富有人性、能被珍藏的情感經歷。
  • 滿足感(Satisfaction):人類的天性並不是只想安逸,而是渴望挑戰與成長。當你努力完成某件有意義、有挑戰的事情,心中所產生的成就或自豪,就稱為「滿足感」。當我們透過努力去「贏得」某樣東西時,那份東西的價值與意義,遠遠超過直接擁有。真正的滿足,來自與痛苦同行、自己真正付出過的過程。
  • 目的(Purpose):這是布魯克斯教授認為最重要的快樂要素,目的能讓人相信人生有方向或是自身的存在有意義,他進一步解析目的由3個層次組成:一是「事情為何會如此發生」;二是「我的目標和方向是什麼」;三則是「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而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通往快樂的核心歷程。即使一時找不到明確答案,只要你開始問這些問題、開始尋找,那就已經踏上了邁向意義與快樂的旅途。

布魯克斯教授強調,「樂趣、滿足感、目的」3大要素缺一不可,樂趣讓生活富有情感,滿足讓努力變得值得,而目的則讓我們走得更遠、更踏實。三者交織,就是人生獲得快樂的養分。

 

二、如何快樂?15個快樂練習教你打造幸福人生!


了解提升快樂指數的理論後,那麼我們該如何將這些方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呢?以下將和你分享15個簡單實用的快樂技巧,讓快樂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快樂練習1:培養感恩之心


每天花點時間感謝身邊的人事物,無論是清晨灑進窗戶的陽光、一杯溫暖的咖啡,還是來自同事的一句鼓勵,這些微小卻美好的瞬間都值得我們感恩。你可以試著每天寫下3件讓你心存感激的事,或是在睡前花一小段時間回顧整天的美好,這會幫助你將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的光明面,自然地減少負面情緒,讓快樂隨之而來。


快樂練習2: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是提升快樂感的關鍵。主動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無論是傳送訊息問候、定期語音通話,還是偶爾的聚餐、戶外活動,都能讓你感受到溫暖和支持。投入時間和精力維護這些珍貴的關係,你會發現自己被愛與歸屬感環繞,這正是幸福的重要來源。


快樂練習3: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健康的身體是快樂的基礎。建立規律的作息,例如每晚固定時間睡覺;攝取均衡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減少加工食品;保持適量的運動,例如每天快走30分鐘或進行你喜歡的運動。不僅能讓你擁有健康的身體,還能幫助你維持良好的情緒。當你感覺身體輕盈、有活力時,心情自然也會跟著變好。


快樂練習4:減少不必要的比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節奏與獨特旅程,不必跟別人比較。若我們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會容易感到沮喪和不安。可以避免瀏覽那些常在炫耀財富或完美生活的網站,適時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專注於自我成長。要接納自己當下的模樣,並為每一個小進步感到開心,快樂與滿足感就會自然湧現。


快樂練習5:享受當下的小確幸


生活中很多微小的美好都是留心的人才能體會到的,像是清晨鳥兒的歌唱、街邊一朵盛開的小花、灑在窗邊的陽光,以及與朋友共度的愉快時光。不妨試著拍下生活的美好瞬間,或用文字記錄當下的心情,當我們學會享受這些小小的樂趣,才能讓每一刻都充滿幸福感。


快樂練習6:學會接納與調適情緒


情緒就像天氣,有晴有雨,這都是正常的。當你學會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而不是強迫自己立刻擺脫它,反而能更快地找到平衡。不管是悲傷還是焦慮,給自己一點時間去透過寫日記或找人傾訴來梳理情緒。烏雲散去之後,你會發現快樂往往就在情緒的轉變之後。


快樂練習7:與大自然接觸


大自然是極好的治癒良藥。找時間走進公園、郊外步道,或是到海邊、山林間散步吧!感受新鮮空氣拂過臉頰、溫暖陽光灑落肌膚,聆聽鳥鳴蟲語,並欣賞大自然的美好。這能幫助你有效釋放壓力、清空思緒,進而重拾內心的平靜與活力。


快樂練習8:培養興趣


找到一項能沉浸其中、樂此不疲的興趣可以讓生活充滿熱情。不管是繪畫、彈奏樂器、烘焙、園藝,還是閱讀書籍,只要是能讓你享受當下、累積成就感的事情,都能帶來莫大的樂趣與滿足。


快樂練習9:接納不完美


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學會接納自己、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並欣賞自己的獨特之處,會讓你更加輕鬆自在。你可以學著告訴自己「不必完美,也值得被愛」,當你不再追求完美,而是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就會發現內心變得更加輕鬆,生活也變得更加愉快!


快樂練習10:設定可實現的小目標


從小而具體的目標開始,努力實現它。例如:每天運動15分鐘、每週讀一章書,或完成一項任務。每達成一個目標,就給自己一點小獎勵。透過這些小肯定,你會在日常中累積更多快樂與成就感,建立正向循環。


快樂練習11:暫時遠離社群媒體


社群媒體容易讓人產生與他人比較的心理,導致沮喪和不快樂。試著為自己設定「數位排毒」時間,適時地關閉通知,甚至暫時登出帳號。將花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保留下來,多與自己獨處,能幫助我們找回真實的自我和生活。


快樂練習12:主動幫助他人


俗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當你透過微笑、問候或實際行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例如為朋友提供建議、參與志工活動等,內心會產生深刻的滿足感和快樂,也能增強你與他人的連結感。


快樂練習13:練習原諒


放下心中的不滿和怨懟,嘗試去原諒那些曾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人事物吧!可以撰寫一封「不寄出的信」,把心中的情緒釋放出來,讓自己不再被過去的負面情緒所困。當你選擇原諒時,會發現內心空間變大,可以迎接更多的快樂。


快樂練習14:營造個人專屬空間


打造一個讓你感到舒適、賞心悅目的居家或辦公空間,能帶來寧靜與活力。你可以擺放喜歡的裝飾品、使用偏好的色調、增添一些植栽,或是花點時間打掃整理,這些都能讓你身處的環境充滿正能量!


快樂練習15:培養靈性生活


培養靈性生活是追求快樂的重要途徑。它為所有渴望心靈富足的人,提供深層意義與平靜。像對基督徒而言,透過禱告、讀經與唱詩歌,能感受到從神而來的喜樂,這份源於上帝的愛,尤其能在困境中帶來力量與歸屬感。

提升快樂的練習

【延伸觀看】《奔向標竿》幸福之道

 

三、快樂的人有哪些特質?盤點12個快樂的人的共同點


你是否曾羨慕那些臉上總掛著燦爛笑容的人?他們似乎總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樂趣,即使面對困難,也能坦然以對、保持樂觀,那究竟快樂的人有什麼獨特之處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探索的人所共有的特質,共同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祕訣吧!

  1. 知足常樂、重視當下:快樂的人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不過度追求完美,而是以感恩的心看待生活。他們明白,幸福並非來自無止境的擁有,而是來自對當下的滿足。
  2. 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無論生活多麼不順心,快樂的人總能找到理由微笑。他們擅長從困難中挖掘正面的意義,用積極的眼光看待未來,因為他們知道陽光總在雨後。
  3. 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快樂的人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既不過度要求自己,也不輕易否定自己。他們不會一味與他人比較,而是專注於自己的人生目標,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4. 良好的人際關係:與人建立真誠、溫暖的連結是快樂的人幸福的關鍵。無論是家人、朋友還是工作夥伴,快樂的人都會懂得傾聽與珍惜,並以包容和支持來維繫關係。
  5. 感恩與寬容:快樂的人經常把感謝掛在嘴邊,對過去的不愉快選擇放下。他們明白怨恨只會讓自己困在過去,而感恩則能讓內心更自由、豐富。
  6. 熱愛學習與成長:對新知保持好奇、樂於挑戰自我,以及勇於擴展自己的視野,能讓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7.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是快樂的基礎,而快樂的人會把自己照顧好。他們有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並在忙碌中也不忘給自己足夠的休息時間,確保身心都充滿活力。
  8. 慷慨助人、樂於分享:對快樂的人來說,幫助別人是一件既溫暖又充實的事。付出不僅能讓他人受益,也能帶給自己滿滿的成就感。
  9. 擁抱簡單生活:快樂的人不會為繁瑣所困,他們懂得簡化生活、回歸內心真正的需求。少一點物質的追求,多一點心靈的富足,會讓快樂更純粹。
  10. 擁有強大的內心:能承受挫折並從中學會成長是人不可或缺的軟實力。快樂的人會用開放的心態接受變化,將每一次困難視為人生的一部分從容應對。
  11. 對生活有好的管理和規劃:快樂的人通常有很好的時間管理與目標設定能力。他們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努力讓生活朝著自己規劃的方向前進。
  12. 維持運動習慣:對快樂的人來說,運動不僅是保持健康的方式,更是一種快樂的來源。根據研究顯示,運動時釋放的「快樂激素」(如多巴胺、腦內啡、血清素)能令人感到放鬆與愉悅,讓人從內到外充滿能量

【延伸觀看】《共享觀點》原來快樂的祕訣是感恩

 

四、快樂生活從信仰開始!讓GOOD TV好消息電視台點亮你的生活


你是否曾在追尋持久與滿足的快樂中迷失?許多人在這段旅程中發現,信仰能帶來真正的內心平靜和深刻的滿足。
若你想深入了解如何擁有喜樂,那麼GOOD TV好消息電視台將是你的最佳選擇。GOOD TV線上看提供多種觀看方式,包括官方網站、手機APP和電視APP,皆為免費,詳情請見:https://www.goodtv.tv/mod-list

GOOD TV的節目內容多樣,涵蓋靈性成長、信仰探索和生活智慧等主題。透過這些節目,你將能從基督教的角度深入了解喜樂的真正意義,並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價值觀、找到更深層的快樂、讓信仰成為喜樂的泉源!

【延伸觀看】

 


 

參考資料:

Behold舉目/沒有人能奪去 ——喜樂的真義(曾劭愷)
https://behold.oc.org/?p=8532

CBOL 原文字典資料/喜樂
https://bible.fhl.net/new/s.php?N=0&k=05479

Cheers快樂工作人/怎樣才能保持快樂?科學實證:多做這4件事,大腦就會感覺很幸福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8949

CNBC/Harvard professor who teaches a class on happiness: The happiest people balance and prioritize 3 things
https://www.cnbc.com/2024/04/20/arthur-c-brooks-the-3-macronutrients-of-happiness.html

Got Questions/Is there a difference between joy and happiness?
https://www.gotquestions.org/joy-happiness.html

新住民全球新聞網/如何變快樂?4種神經傳導物質帶來幸福感
https://news.immigration.gov.tw/Column/Detail/900d7e6f-3bd2-45bf-8ad5-74880502ba04?category=2&lang=TW

換日線/當「快樂」成為顯學:從 5 種常見理論,聊聊人們的「幸福方程式」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8846

遠見/快樂的人都有的10個簡單習慣!他們用這些方法讓自己更幸福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265

德育護理健康學院 學務處/幸福感怎麼來?——正向心理學的啟
https://dsa.dyhu.edu.tw/p/412-1021-2734.php

中崙諮商所/「新年快樂!」運用正向心理學,讓今年的自己感到真實的快樂
https://www.counseling.com.tw/Articles/2-25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學生事務處/正向心理學─《真實的快樂》
https://counseling.sa.ntnu.edu.tw/%E6%AD%A3%E5%90%91%E5%BF%83%EF%A7%A4%E5%AD%B8%E2%94%80%E3%80%8A%E7%9C%9F%E5%AF%A6%E7%9A%84%E5%BF%AB%EF%A4%94%E3%80%8B/

健身老司肌/怎麼讓自己快樂的15種練習 | 曾經的我以為這輩子就只能憂鬱
https://gymsifu.com/15-ways-to-be-happy-again/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