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源:
1 2

古物探索(天母)

我們EYE旅行 / 劉畊宏 王婉霏

天母,古稱「三角埔」,因為今日中山北路七段圓環一帶的地形得名。日治時代,郵便局庶務課長中治稔郎自創「天母教」,1932年他在三角埔挖到地下湧泉,在此處建造神社,並跟官方申請許可開發,1935年興建湯寮,天母溫泉成為台北的溫泉新名所;隔年天母溫泉又自營天母巴士,專跑士林火車站到溫泉旅館,並設置「天母站」,久而久之,人們便稱當地為「天母」。 天母原本只是一個住宅區,台灣光復後,美援時期成為美軍及其眷屬進駐的核心地區,因此經常見到美式風格的建築;之後隨著美國學校與日僑學校的建立,吸引了更多的外國人遷入居住;加上有多個與中華民國有邦交的國家大使館選擇進駐,使得天母成為一個異國色彩濃厚的區域,展現出多元化的國際面貌。 每每走進天母的巷弄中,就有一種好像在尋寶的驚喜感!隱藏著許多令人驚豔的異國餐廳,不論是商圈、綠地、人文、歷史,天母總是帶給遊客無限的想像空間,因此塑造出獨樹一格的天母生活圈。今天就跟著我們一起體驗一下這獨一無二的異國風情吧! 基督教天母禮拜堂 (天母第一間教會 老人社區事工) 古厝茶緣(古早味野菜 三合院古厝建築) 蘇荷兒童美術館(全台第一座兒童美術館) 鄉香美式墨西哥西餐(美軍時期開的店 美軍當時的早餐) 興蓬萊台菜海鮮餐廳 (50年老手藝 30年老字號 政商名人最愛) 天母水管路步道(日治時期「亞洲第一湧泉」全台第一水源地)

影片上架日期: 2012年5月11日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