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 1章 1~7節
每日研經釋義 莊育銘牧師
探討羅馬書第四章1-8節,說明亞伯拉罕是因信稱義而非因行為稱義的典範。保羅反駁猶太人認為亞伯拉罕因行割禮而稱義的觀點,指出亞伯拉罕在行割禮前就因信神而被算為義。經文中"算"(logizomai)是關鍵字,形容神將自己的義轉給信祂的人。保羅強調稱義不是靠行為得工價,而是神白白的恩典。引用大衛的悔罪詩(詩篇32篇)為例,說明神不計算悔改之人的罪,而是因信稱他們為義。這段經文顯示稱義完全是神的恩典,人無法靠行為或信心本身稱義,而是神因耶穌基督的救贖,將祂的義歸算給相信的人。

羅馬書 1章 1~7節

羅馬書 1章 8~17節

羅馬書 1章 18~20節

羅馬書 1章 21~32節

羅馬書 2章 1~10節

羅馬書 2章 11~16節

羅馬書 2章 17~29節

羅馬書 3章 1~8節

羅馬書 3章 9~20節

羅馬書 3章 21~26節

羅馬書 3章 27~31節

羅馬書 4章 1~8節

羅馬書 4章 9~12節

羅馬書 4章 13~16節

羅馬書 4章 17~25節

羅馬書 5章 1~5節